【摘 要】
:
如果一幅绘画作品再现了某些事物,那么就存在一个关于这幅绘画的视觉经验,其确定了“这幅画再现某物”这件事情,并使拥有这一经验的观赏者把眼前的事物(绘画)与不在眼前的事物(再现的对象)联系起来。作为广泛的知觉类别中的一种,这种视觉经验是多样的,并且很难被定义,因为其对于观赏者来说是开放的,人们可以依靠不同的信息、知识、信念来运用这一经验感知绘画:你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或场景之间的相似性,甚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一幅绘画作品再现了某些事物,那么就存在一个关于这幅绘画的视觉经验,其确定了“这幅画再现某物”这件事情,并使拥有这一经验的观赏者把眼前的事物(绘画)与不在眼前的事物(再现的对象)联系起来。作为广泛的知觉类别中的一种,这种视觉经验是多样的,并且很难被定义,因为其对于观赏者来说是开放的,人们可以依靠不同的信息、知识、信念来运用这一经验感知绘画:你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形象与自然对象或场景之间的相似性,甚至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或者,你也可以将绘画归属于例示对象的符号系统,像阅读文本一样阅读它。本文的诉求,是在这众多的知觉中挑选出一个正确的(或适当的)方式理解和欣赏绘画。
沃尔海姆认为,适当的观看方式是把绘画作为一种再现来感知,他称这种观看方式为“再现性观看”,具体来讲,就是采用一种“看出”(seeing-in)的方式,即“在一物中看出他物”,在绘画中看出再现的对象。沃尔海姆把“看出”的观看方式描述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视觉经验的修养”,这一修养性经验要求观赏者通过对画面和再现事物的双重视觉关注来把握对象,在这一观看方式下,观赏者能够经验到某个特定的事物,也能够经验到某种事态,并且不需要对经验对象进行“圈定”(localization)。沃尔海姆认为这样的观看方式和视觉经验是适合作为再现的绘画作品的。
本文的讨论起步于感知绘画的方式,但更深层的问题是:“是什么让我们将绘画看作绘画?”——即,在本体论上,某一事物作为绘画来起作用的独特方式是什么;在认识论上,将一个对象视为绘画需要什么条件。作为二十世纪西方艺术哲学领域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沃尔海姆的“再现性观看”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欣赏绘画作品的新的方式和语汇,更展现了一个走入非凡的再现世界的门径:一方面,绘画在这一感知方式下,彰显了其作为图画性再现——描绘——的属性和特征,另一方面,借由再现性的观看方式,观赏者与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艺术对象相遇,并在相遇中体会到绘画作品带给人们的乐趣和欢愉。
其他文献
上帝存在如何可能?这是康德道德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通过对上帝存在的三大证明的批判,康德认为,从自然目的论里我们可以引出对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证明,那就是关于上帝存在的道德证明,换言之,也就是说,由于人有道德,所以我们必须悬设一个上帝的存在。其实道德证明就是道德目的论,道德目的论就是把人看成整个自然世界的目的。所以,整个自然界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纯粹的自然目的,但实质上却是一种道德目的论。这是因为
人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既古老又恒新的问题。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里镌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引箴言入哲学,从此认识人类自己成为人类思考的一个最中心的主题。人性对人类世界的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人本身的创造发展有着广泛影响。人必须了解自己存在的真相,理解人性,才可能更好地生存于社会并改造人类社会。 对于人性论,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到底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事实上,人性
转基因作物技术正带给人类社会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展现出强大的生物改造和生产能力,还蕴含着重构自然规范和社会规范的重要意义。自转基因作物技术诞生之日起,政府、科学家、投资者、公众、宗教界就对它及其影响就开展了一场长期的博弈。目前这一博弈的焦点在于转基因作物技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带来的风险。 本文先简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转基因作物和传统作物做了对比,认为转基因作物属于工程产品范畴,并
“科学无禁区”本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点,但是随着高科技发展,这个曾经学术界的共识也成为学者们争论不休的话题。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现代高科技迅猛发展,日新月异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生命科学技术作为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可以说,在一定的限度内,对于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无容置疑的事实。人类在享受生命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同时,对生命科学技术产生的不良后果同样充满了担忧,新的生命
论文试图从上述三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和合理性方面,阐述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和可存在的问题。首先,根据现代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约定俗成的特点,因此,以欧阳建代表的“言尽意论”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容易造成符号崇拜论、人们拘泥于文章字句的缺陷;其次,由于内部语言的存在,荀粲的“言不尽意”的观点也有其令人信服的成份,却易导致人们忽略经典,空谈天道心性,后期禅宗和阳明后学即是明证;王弼的言意观不同于欧阳建和荀粲
莎士比亚是马克思最喜爱的作家,而马克思对莎士比亚作品的运用比比皆是。本论文以货币为基本考察对象,先分析马克思的“货币”概念,并比较分析莎士比亚戏剧——《雅典的泰门》和《威尼斯商人》,与“货币”相关的系列问题,试图呈现马克思与莎士比亚的共同的思想图景。最后,笔者试图说明成熟马克思以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以及在此转向中马克思所阐发的“货币制度”的历史必然。马克思通过对莎士比亚的引用,如泰门和夏洛克,与莎
公共性与私人性话语的兴起,是从理论上对当代社会不断凸显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问题的积极回应。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人、地区、国家和民族之间的交往和依赖加强,全球范围内诸如公共活动、公共需要、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公共性事务日趋增多;另一方面,诸如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恐怖活动、公共安全等公共性问题也更加突出,并成为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在资源十分有限、竞争日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正在逐渐进入消费社会,与此相适应的,是人们在消费伦理价值观取向上的转变。怎样使得消费伦理观念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及新的历史时期的道德建设所赋予历史任务。 本论文首先对消费和消费伦理进行概念
禅宗是两晋南北朝时期自印度传入佛教和我国国情的具体结合所形成的一门佛家宗派,由菩提达摩作为东土祖师传入,由禅宗六祖惠能发扬光大。禅宗之禅,又称为禅那,为梵语Dhyana的音译,意为冥想,汉译为定、静虑、思惟修。禅宗美学自身有着光芒四射的亮点,它的存在丰富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充实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 第一章阐述了以《坛经》为主要研究对象中自性自度、无相无住无念等名词,从禅宗概念的本义出发,结合
自弗雷格提出意义和指称的区分之后,认为指称是连接语言表达和外部世界的观点被广泛接受,此后的哲学家在讨论指称问题时都着重研究指称用以实现连接语言表达和外部世界的方式,即回答“指称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美国哲学家齐硕姆也对这一问题做过深入研究,他认为以往的指称理论都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困难:第一,词项是如何获得意义和指称的;第二,如何区分两种自我陈述语句之间的异同。齐硕姆认为产生上述困难的原因在于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