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息肉(gastric polyps)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目前国内胃息肉的镜下检出率在1.2%-5.5%,且近年来胃息肉的检出率呈增高趋势。某些类型息肉癌变机会大,如腺瘤性息肉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80%可进展为浸润癌;息肉大于2cm的恶变率高达50%。现多数学者认为胃息肉是胃癌前疾病中第二位易发生癌变的疾病,仅次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西医对胃息肉的治疗主要采取内镜下治疗,治疗后随访复发率较高,对患者增加了心理压力,降低生活质量,且在费用上也相对较高。内镜下治疗仅是对局部病灶进行治疗,并未根除病因,未改善患者整体疾病状态,因此寻求疗效明显、稳定,副作用小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现在祖国医学对胃息肉的研究逐渐重视,中医从整体观念及辨病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观点出发,在治疗胃息肉、胃息肉术后并发症及预防复发、预防恶变的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目前中医对胃息肉的认识和治疗相关报道较少,对中医药防治胃息肉缺乏指导。研究目的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分析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型分布与其临床相关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为胃息肉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一些依据。研究方法建立胃息肉临床资料调查表,对符合纳入标准、并同意参与调查的患者收集一般信息、胃镜资料、病理诊断结果及中医四诊资料,填写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进行校对及更正,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一般数据使用频数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检验,研究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收集胃息肉患者176例,男性患者32例(占18.2%),女性患者144例(占81.8%),男女比例为1:4.49。年龄最小24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55.55±10.51岁。2胃息肉单发者43例(占24.4%),多发者133例(占75.6%),其中10枚以上者27例(15.3%),1例20枚以上者。息肉生长在一个部位的为115例(占65.3%),两个部位的61例(占34.7%),以胃底和胃体多见。形态学以山田Ⅱ型(占3.9.8%)和山田Ⅲ型(占29.5%)多见。平均直径6.91±4.90mm,其中3-6mm为主,Hp阳性者27例(占15.4%),Hp阴性者149例。病理结果中胃底腺息肉(占64.2%)最多。3本研究中176例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如下:湿热壅滞型(27.8%)>肝胃不和型(26.7%)>气滞痰阻型(17.0%)>痰瘀互结型(13.6%)>脾胃虚寒型(8.5%)>寒湿阻滞型(6.3%)。以湿热壅滞型最多见,肝胃不和型次之。4不同性别的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P<0.05),其中女性患者以肝胃不和型为主,而男性患者以湿热壅滞型为主。5在病理类型中,增生性息肉患者与炎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P<0.01),增生性息肉以湿热壅滞型最多,而炎性息肉则以肝胃不和型为主。6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胃息肉形态、数目及幽门螺杆菌感染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1胃息肉发病以50岁的中老年人以上多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本研究发现胃息肉以多发多见,生长部位以胃底和胃体为主,大小多在3-6mm之间,息肉形态以山田Ⅱ型和山田Ⅲ型多见。病理类型以胃底腺息肉为主。Hp感染率15.4%。3胃息肉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湿热壅滞型>肝胃不和型>气滞痰阻型>痰瘀互结型>脾胃虚寒型>寒湿阻滞型,以湿热壅滞型最多见,肝胃不和型次之。4胃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性别具有相关性,女性患者以肝胃不和型为主,而男性患者以湿热壅滞型为主。5增生性息肉患者与炎性息肉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增生性息肉以湿热壅滞型最多,而炎性息肉则以肝胃不和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