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短暂性视力丧失(transient visual loss,TVL)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存在TVL的病例,结合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31例TV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病史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统计其病因分布情况及分析比较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短暂性视力丧失(transient visual loss,TVL)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中筛选出存在TVL的病例,结合排除标准,最终共纳入131例TV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例的病史特点、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统计其病因分布情况及分析比较不同疾病组临床特点,数据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131例TVL的病因构成中,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占首位(48.1%),其他依次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38.2%)、视神经受压(6.1%)、偏头痛(1.5%)、枕叶癫痫(1.5%);而病因不明者占4.6%。2.54例TVL患者描述了TVL的单双眼受累情况,其中颈内动脉系统TIA中单眼发作22例(40.74%),双眼发作4例(7.41%);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中,单眼发作4例(7.41%),双眼发作16例(29.63%)。经卡方检验分析,这两类病因单双眼发作的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TVL视觉症状的形式以一过性黑矇(63.4%)最多见。少见的阳性视觉症状在偏头痛(50.0%)、枕叶癫痫(50.0%)出现率高。头晕是TVL发作时最常见的伴随症状(79.2%)。TVL发作超过1次以上者多见(64.1%),持续时间在1min-1h范围多见(69.9%)。4.缺血性TVL的狭窄动脉分布以颈内动脉狭窄占首位(52.7%),其次为椎动脉狭窄(26.4%)。不论在颈内动脉系统TIA(52.4%)或椎-基底动脉系统TIA(50.0%)中,动脉狭窄的程度以重度狭窄最多见。经卡方检验分析,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TVL反复发作的可能性高(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63例颈内动脉系统TIA引起的TVL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81.0%),其他依次为心源性栓塞(6.4%)、颈内动脉夹层(4.8%)、血管炎(3.2%)、烟雾病(1.6%)、动静脉瘘(1.6%)、血管痉挛(1.6%)。50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引起的TVL中最常见的血管病因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90.0%),其他还包括椎动脉夹层(4.0%)、血管痉挛(4.0%)、锁骨下动脉盗血(2.0%)。结论:1.TVL最常见于颈内动脉系统TIA,其次为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前者以单眼受累为主,后者以双眼受累为主。2.TVL视觉症状的形式以一过性黑矇最常见,偏头痛、枕叶癫痫容易伴发阳性视觉症状出现。大部分TVL发作时伴发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其中头晕是常见的。多数患者TVL的发作超过1次以上,持续时间在1min-1h范围多见。3.缺血性TVL的病因最常见于颈内动脉狭窄,其次为椎动脉狭窄,且狭窄程度与TVL的发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使用心脏磁共振(cardiovascular magnetic resonance,CMR)多参数,评估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 EF)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无心衰SLE患者及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差异,并确定用于诊断HFp EF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因存在针对神经肌肉接头蛋白的自身抗体而导致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泌致病抗体破坏神经肌肉接头的过程中,CD4+T淋巴细胞起着关键作用。CD4+T淋巴细胞不同亚群中,辅助性T细胞1(Helper T cell 1,Th1)促进细胞免疫应答,Th2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Th17细胞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调
目的:胶质瘤患者癫痫发生率高,癫痫的发生给胶质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都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胶质瘤患者发生癫痫的危险因素以及胶质瘤术后影响癫痫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期为胶质瘤相关癫痫(GRE)患者提供更好的综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的诊断均为手术或者活检病理证实。根据术前
目的: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脑炎具有严重且复杂的临床表现,且大多数患者在急性期后遗留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然而不少患者的磁共振检查是正常的,存在临床与影像学之间的矛盾。现阶段关于抗NMDA受体脑炎静息态功能影像学研究以及与认知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采用独立成分分析方法初步探讨了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大规模静息态脑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在甲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中不同样本中应用价值方法:对58例疑似甲真菌病的指(趾)甲标本和73例疑似深部真菌病(肺泡灌洗液、痰、分泌物、尿液、胸水)标本,分别采用KOH镜检法、真菌培养、双重荧光染色法、荧光染色法四种方法进行检测及比较。同时对50例经真菌培养或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真菌感染的组织病理切片分别采用荧光染色、PAS染色和HE染色方法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1.在对58例疑似甲真
目的:干眼症(Dry eye disease DE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研究旨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DED患者可能存在的异常脑区,并探讨其病程与焦虑、抑郁等临床变量的可能相关性。方法:采用静息状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rs-f MRI)对22例DED患者和21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扫描。应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DED患者进行眼表主观症状、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以及二者之间抗体重叠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的特点,寻找三者之间的异同之处,明确抗体重叠的病人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