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产业,为其它产业提供服务,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尽管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已有很大的规模,但是生产效率还很低,因此,如何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生产率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课题。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中国以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互联网在生产性服务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优化了服务模式,提高了服务产品质量,拓宽了服务领域,互联网已经成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技术。因此,研究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互联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
(1)在现状描述方面,分别从基础资源建设、应用水平和区域差异三个方面描述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从生产规模、就业规模和区域差异三个方面描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状况。
(2)在理论分析方面,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机理。首先,互联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创新直接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其次,互联网减少交易环节,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交易成本,间接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后,互联网具有网络效应,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3)在实证研究方面,利用我国2004-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首先,从总体、分行业、分地区三个层面,探讨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能够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次,将交易成本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后,以移动电话渗透率作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模型,检验互联网的网络效应,结果表明当移动电话渗透率达到3.91时,互联网存在网络效应。
最后,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外部环境及“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战略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本文就互联网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效率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分析:
(1)在现状描述方面,分别从基础资源建设、应用水平和区域差异三个方面描述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状况;从生产规模、就业规模和区域差异三个方面描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状况。
(2)在理论分析方面,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互联网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机理。首先,互联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生产性服务创新直接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其次,互联网减少交易环节,缓解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交易成本,间接作用于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后,互联网具有网络效应,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非线性的。
(3)在实证研究方面,利用我国2004-2017年城市面板数据。首先,从总体、分行业、分地区三个层面,探讨互联网对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能够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次,将交易成本作为中介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可以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后,以移动电话渗透率作为门槛变量,建立门槛模型,检验互联网的网络效应,结果表明当移动电话渗透率达到3.91时,互联网存在网络效应。
最后,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外部环境及“互联网+生产性服务业”战略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