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腹部十字灸疗法治疗脾虚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经行泄泻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和临床依据。 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脾虚型经行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部十字灸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各疗程及随访期的泄泻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月经情况评分变化和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腹部十字灸疗法治疗脾虚型经行泄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防治经行泄泻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和临床依据。
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脾虚型经行泄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腹部十字灸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各疗程及随访期的泄泻中医症状评分变化、月经情况评分变化和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疗效评定。
结果: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泄泻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月经量化总分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第1疗程后,治疗组泄泻主症评分及症状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泄泻各项症状评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间比较:两组治疗结束后泄泻主症评分及症状总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部分次症(纳少)评分和月经量化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82.14%,两组临床疗效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远期疗效观察:随访期组间比较,泄泻主症和部分次症(纳少、倦怠乏力)评分及症状总分、月经量化总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症状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腹部十字灸疗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脾虚型经行泄泻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腹部十字灸疗法的治疗起效时间、症状改善程度以及远期疗效更佳,且调经方面也优于常规针刺法,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1.通过临床调查,分析不同年龄阶段月经先期患者的基础体温特点;2.通过观察补肾养阴汤对肾气虚兼虚热型月经先期的治疗效果,总结导师治疗月经先期的临床经验,从而为月经先期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及用药思路。 方法:1.收集月经先期患者BBT测量表,运用统计学方法将数据进行整理;2.收集符合肾气虚兼虚热型月经先期诊断标准的病例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补肾养阴汤组)31例与对照组(益精口服液组)3
目的:通过对温胞饮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临床观察,客观评价其疗效,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70例符合标准的肾虚痰瘀型PCOS不孕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胞饮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妊娠、排卵情况及中医临床
《删补名医方论》系我国第一部,也是我国古代唯一一部由官方组织撰辑的方论专著,被奉为学习方剂的必读书目。本文运用文献学研究方法,结合笔者对《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各家学说》的理解,首次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删补名医方论》,并取得以下结论:本书收录以明清以前方剂居多,尤其倚重仲景方、局方及东垣方;本书采用补益方、祛邪方、《伤寒论》方的编排方法,简明而实用;本书在选方、编排、方论等方面
作为中国医学史上的著名争论,朱丹溪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之争是金元医史叙写中的重要内容,然在学者对二者之争孰是孰非的论述中却鲜有涉及后世之人对二者之争的不同态度。本文从历史书写的角度出发,利用士人文集、医学书籍、近代的医学史专著和高等中医院校《中国医学史》和《中医各家学说》统编教材等资料,对元明清三代儒士与医者、近现代医家及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对二者之争的相关记载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任脉灸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中虚气逆证临床疗效,丰富中虚气逆型非糜烂性反流病临床治疗思路与方法,拓展任脉灸适应病证范围。 方法:本研究以反流性疾病量表(RDQ)和中医证候量化积分为观察指标,依据完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2例NER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任脉灸治疗和口服雷贝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共治疗六周,治疗结束后评价任脉灸对NERD
目的:通过观察并比较穴位埋线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穴位埋线法的治疗机理,为临床治疗该病症提供新思路,开拓新方法。 方法:将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阳上亢型无先兆偏头痛受试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6例。将偏头痛的症状体征、伴随状况及中医证候的主症、次症进行量化评分,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的评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1.疗效分析:西医临床
目的:通过观察运动灸配合常规针刺与单纯常规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运动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为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简、便、效、廉、的方法,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将2019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就诊于济南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要求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
目的:通过观察局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客观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进一步优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 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在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局部针刺运动疗法后再予电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电针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6次,共治疗20次,在治疗前后采用腰椎JOA
目的:探索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血管床病变数量与血瘀证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设计为横断面研究的现况调查,入选2019年3月至12月山东省中医院住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血瘀证患者158例,以是否合并颈动脉斑块分为单血管床组(n=112)和双血管床组(n=46),采用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元相关分析,探讨两组间血瘀证积分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结果:双血管床组的血瘀证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西药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肝经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探寻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思路与方法。 方法:纳入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改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两组西药用量相同,治疗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