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力和土地是我国农村两大基本生产要素,但长期狭窄的空间配置使得二者达不到价值的真正体现。农村劳动力流转的不畅不仅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的提高,更加剧了原本就紧张的“人地矛盾”。而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缓慢,不利于农地的规模化经营,也束缚了劳动力的转移。只有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规模,才能开拓农村产业和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盘活农村市场,打破了劳动力转移不出、土地流转不动的牵制,使得两种资源都得到了优化配置。因此,对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模式的研究既是优化农村劳动力和土地资源配置的表现,也是实现农村经济长足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本文是在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不能完全转移与东部沿海发达城市频现“民工荒”,以及大量农地闲置甚至抛荒与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缓熳的双重矛盾胶着前提背景下,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农地的规模化经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地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劳动力和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动机,以农地流转方式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来讨论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模式选择之间的可能性关系。总体目标是分析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农地流转行为产生的机理,通过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Probit和Tobit双模型来验证农村土地租入和租出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否能促进农地流转这个中心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加强对于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方式和流转规模影响的认识,进而提出有助于减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不利影响,促进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城乡间和农户间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本文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是与农地流转模式相关理论的文献综述,以及本文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偏好影响的理论框架的构建。第三章是关于劳动力转移与农地流转模式关系的阐述,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三个理论假说。第四章通过安徽省六安市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来估计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的影响,同时利用实证模型来检验本文的三个理论假说。第五章则是根据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综合得出的结论,并尝试提出促进劳动力转移提高农地流转效率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