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77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作为一个传统的哲学理念,它彰显着人类社会从断裂走向协调的历史进程;标示着人们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发展历程;它的发展过程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目标,也是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人们试图通过发展经济来实现梦想,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和谐却离我们远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现实总是在表达着对和谐作为社会发展“内在律令”的矛盾和对抗。经济发展现实与人们的美好期望产生了分离,经济的不和谐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矛盾。正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和理论的吁求,本文试图通过经济哲学的视角,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对经济不和谐发展的现状进行反思,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追求和谐经济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第一章: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溯源和理论梳理。在中西哲学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过和谐社会思想。和谐社会是和谐在社会领域中的具体表现,指社会系统的各部分、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求同存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融合的社会生成状态。和谐社会要求矛盾的双方或多种矛盾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并保持双赢或多赢的结局,推动社会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其内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以及子系统与子系统、子系统与母系统之间必须保持辩证统一关系。追求社会的和谐,历来是人性的基本需求,是人类实践活动内在的永恒的价值目标,因而,实现社会和谐对于人和社会来讲,超越了单纯手段而具有更高的目的意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式。社会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人们活动的结果,不仅形成了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还形成了客观的社会结构。只有作为社会系统组成部分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内部和相互之间紧密联系、和谐发展,才能使整个社会始终保持有序和谐的状态。
其他文献
中国近20多年来的改革与发展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它化解了计划经济时代城乡居民物质文化需求增长与供应极度大短缺的矛盾,也基本上解决了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
《巴黎手稿》在哲学史上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献,是现代形而上学向实践存在论哲学转型时期的节点文献,这部文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这部文献当中马克思站在费尔巴哈哲学立场的
福柯的身体观是福柯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福柯为什么要重视在哲学中一再被压制的身体?传统哲学和统治者为什么要控制身体?作为感性的和肉体的身体到底有什么秘密?过分的重
我国正处在社会的法制建设时期,有许多法律制度有待完善。而法哲学是对立法的基础为研究对象的,对法哲学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法制的进一步完善。康德法哲学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