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中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汉字字形、说解字义、辨识读音的字典。《说文》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不乏其人。但是对于《说文解字》中汉字在后代的行废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清代段玉裁在其巨著《说文解字注》中则注意到汉字从东汉一直到清代的行废演变问题,并对部分汉字作出行废考证。本文就是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行废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说文解字注》中明注“行”“废”的条目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其说解行废字的具体形式以及行废对应方式,考察从许慎《说文解字》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的“千七百年”汉字体式演变的主要趋势,并简要探讨其原因。本文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介绍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行废字的基本情况,包括条目数量、说解形式、对应方式以及“六书”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如实展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所揭示的汉字体式行废事实。第二部分是对《说文解字注》行废字理论探讨,分析和归纳不同层面的材料、总结汉字演变的趋势及影响因素。全面展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行废字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