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总结糖尿病终末期肾病(ESRD)腹膜透析(PD)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2)分析各中医证型的透析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性;(3)分析糖尿病ESRD透析患者血糖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总结118例透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各中医证型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FMD)、容量负荷(水负荷,OH)、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C-反映蛋白(CRP)等相关指标的差异性;并根据HbAlc<7%的血糖控制标准,分析了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病人在残余尿量、超滤量、透析充分性(KT/V总)、FMD、OH、CRP、SGA营养不良以及腹膜炎发生率的差异性;同时对透析患者空腹血糖和FMD、OH、CRP等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1、中医本虚证中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分布较多,兼证中血瘀证、湿浊证和湿热证分布较多。2、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以肝肾阴虚证患者比例最高(P=0.041);兼证中FMD值:无兼证>湿浊证>热毒证>湿热证>血瘀证(P<0.01);CRP值:湿热证>热毒证>湿浊证>血瘀证>无兼证(P=0.044)。3、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与控制不良的患者相比,残余尿量较多(P<0.01),超滤量较低(P=0.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V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4、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病人OH有显著性差异(3.3±2.2vs4.4±2.3,P=0.021);CRP有非常显著性差异(5.3±4.4vs16.2±12.6,P<0.01);FM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7.4±3.6vs6.2±3.3,P=0.087)。5、不同血糖控制情况的病人SGA营养不良发生率(37.2%,3.8%vs30%,12.5%,P=0.190),腹膜炎发生率(9.0%vs11.9%,P=0.291)无显著性差异。6、糖尿病ESRD透析病人的FBG与FMD呈非常显著性负相关(r=-0.283,P<0.01),与CRP呈非常显著性正相关(r=0.267,P<0.01)。结论:(1)中医证型分布中脾肾阳虚证和血瘀证的人数最多;肝肾阴虚证患者营养不良比例较高;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伤较为严重;湿热证患者CRP值高于其它证型,可能反映该证型患者炎症状态较高。(2)良好的血糖控制可能会减缓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降低患者的炎症状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病人的容量负荷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