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政府隐性担保和企业创新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ia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长期以来,劳动力和资本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但是从2011年起,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显著下降,同时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劳动力工资也逐年提升,我国的劳动力优势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来源于居民储蓄和企业的资本有限,资本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带来了产能过剩、资源错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我国面临着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同样是创新的主力军。企业需要带头进行创新活动,提高自身的乃至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然而企业的创新行为同时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宏观经济政策频繁调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大幅提升。为了帮助企业更好的应对不确定性,政府向部分企业提供了隐性担保,帮助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并向外部投资者传递积极的信号,在这些隐性担保的合力下,企业的创新同样会受到影响。本文结合我国的国情,探讨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政府隐性担保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三个维度对企业创新进行综合衡量。首先利用实物期权理论和融资约束理论分析了企业创新和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隐性担保如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然后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基于Baker等学者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效率的影响,并从产权性质和政府补助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分析了政府隐性担保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最后按照专利类型和企业规模的不同进行异质性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第一,企业创新产出、创新投入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相关。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从创新的探索性、企业的逐利性、企业间合作以及增长期权的角度激励企业的创新行为。第二,政府隐性担保对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创新规模之间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拥有更多政府隐性担保的企业所受到的创新激励作用越大,创新规模也越大。第三,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提高对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和非发明专利的产出均有显著的激励作用,并且对于发明专利产出的激励作用更大。第四,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大企业的创新规模具有更强的激励作用,政府隐性担保对于小规模企业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最后本文从实证结果出发分别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和企业自身的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期刊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在短期内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水平,全国各个行业都出现停摆现象,各个省份推迟春节之后企业复工复产时间,这对于我国的劳动力、企业以及进出口贸易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同时新冠肺炎疫情的扩散也对全球经济活动各方面造成了多重影响,对于全球产业链的未来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根据各个国际组织发布的相应报告中都指出2020年国际经济将会大幅下滑,贸易总额也会下降。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
学位
创新是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其中民营企业的生产活动更为积极主动、灵活创新。对于企业创业来说,研发创新具有成本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因此政府通过补贴和税收优惠来降低研发的成本,以此促进基础研发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缓解了企业从事研发活动所带来的压力。而在这过程中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政治关联”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也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目前学界已有较多文献探讨财税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效率的
学位
第四次科技革命以来,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为了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各国不断加深其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促进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体化。但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不确定性日益提升,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波动率是反应金融资产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早期对波动率的研究集中于低频数据领域。如ARCH和GARCH类模型。传统的GARCH类模型并不能取得很好的预测效果。近年来,随着高频数据可得性的增
学位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高技术与高资金密集度的典型特征,成长潜力巨大,能够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提出要大力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自此,企业纷纷投资光伏产业、新能源产业、芯片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波又一波“投资潮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潮涌”的特征分为产业间对比与时间维度对比两个方面。从产业间对比来看,自2010
学位
受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贸易缩水严重,我国外贸企业也难幸免,出口业务受到重创,在我国商务部一系列政策引导下,不少企业开始尝试出口转内销调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国际贸易受各国封锁政策和经济停滞影响再度出现大跳水,我国虽然率先从疫情中恢复,实现全面复工复产,但受世界经济停滞的拖累,出口订单频频被砍,外贸企业再度遭遇重创,出口转内销成为其度过危机的必然之举。除了外贸企业在极端情况
学位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企业的竞争压力日益凸显,创新能力的提升成为企业构筑“护城河”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尤其是针对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当前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企业加强自身科研实力,追踪全球最新技术动向,抢占海外市场份额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便开始进行研发国际化,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技术转移以支持其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当地的生产销售活动,并且较多实证研究围绕发达国
学位
当下的时代背景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趋势并在不断深化,国际间的经济联结愈发紧密,对外经贸都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占据相当高的地位。在“走出去”战略的指引下,我国积极的参与到国际市场当中,中国的对外贸易量和对待直接投资量都在全球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成为国际经贸的中坚力量。中国的企业也跟随时代的脚步,积极开展对外经贸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但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时,会受到较多因
学位
我国于近年来提出的“低碳经济新政”为我国建立了一条以低碳经济为主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大幅度提升了其他部门与环保部门的协同参与程度,而这一发展理念也逐步渗透至我国的经济、科技、农业等多个领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本文运用断点回归设计、多重中介效应模型,以2012年发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为例,利用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6-2016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评估了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对我
学位
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倡导及实施,中国企业纷纷响应并积极参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18090.4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分布在19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美国。随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参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影响后果成为学术界、企业决策者以及政府的焦点。为探究中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