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导管消融作为心房颤动有效治疗手段,应用越来越广泛,心房食管瘘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的:食管粘膜损伤是导管消融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可通过术后内镜检查发现。超声内镜可发现食道周围结缔组织、纵膈病变并对食道粘膜进行分层。本研究通过结合普通内镜及超声内镜观察心房颤动消融术后食道粘膜及周围组织损伤情况,并进行相对应的治疗方式,探索超声胃镜在心房颤动消融术后食道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入选2013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受非瓣膜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术后1周内行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共149例。其中进行射频消融的有85人,进行冷冻球囊消融的45人,冷冻球囊消融联合射频消融的19人。全部患者均被详细记录病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149例患者,女性46例(30.9%),平均年龄60.6±10.3岁;39例(26.2%)患者经胃镜检查发现食道损伤,其中食道红斑21例(14.1%)、糜烂8例(4.7%),血肿7例(5.4%),溃疡3例(2%)。超声内镜检查发现54例(36.2%)患者存在纵膈积液,25例患者食管壁增厚(其中6例以固有肌层增厚为主)。25例患者中有20例(80.0%)存在纵膈腔积液,16例(64.0%)存在食管粘膜损伤(包括3例食道溃疡,6例糜烂,6例红斑及1例血肿),而无食管壁肿胀增厚的患者只有27.4%(P<0.05)存在纵膈积液,18.5%(P<0.05)存在食管粘膜损伤。在纵膈腔积液中,在存在食道损伤的病人与没有食管病变的病人之间纵膈积液的发生率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食管壁增厚的患者普遍存在粘膜损伤。平均住院3±2天,食道粘膜损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比无食道粘膜损伤的平均住院时间长。术后平均随访837±569天无不良事件报告。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心房颤动消融术后应用超声内镜有助于对食道粘膜损伤进行分级诊疗并且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