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党和政府极为重视的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三农”工作,“三农”问题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村级组织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村级组织建设的深入研究对于理顺各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当前村级组织的建设与改革提供借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社会自先秦至今,村级组织建设的历史历经几千年。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兴衰和更替中,村级组织历经多种模式变化。特别是在封建社会时期,“皇权”与“村治”总是在一种进退和博弈中相伴生。最接近乡村自治的“皇权不下县”,实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权,是由乡绅、宗族把持的“自治”。封建专制社会灭亡、民国建立后,曾经按照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指导思想,开展过声势不小的乡村自治运动。但最终乡村自治运动服从于国民党“安内”与“攘外”的需要,被对基层控制力更强的保甲制度所取代。几千年来王朝更替,统治手法变换,村级建制翻新,农村基层的自治都没有真正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经村级政权、合作社、人民公社几种村级组织发展模式,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后,才进入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新阶段。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的核心在于“还权于民”,目标在于“民治”与“民享”,在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还面临着许多障碍和阻力。本文通过对古今中外农村组织建设的总结分析,抓住村级组织建设问题研究的重点,由提出问题、分析原因转向解决问题、注重实效的研究,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供可供选择的出路和方案。首先,从我国村级组织的内涵与类型入手,对于村级组织的研究内容、方向以及适用的基本理论做了界定。其次,梳理了我国村级组织的历史演变,从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几个历史时期研究村级组织的演变,从中发现村级管理与国家政权关系、治理模式变化路径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分析我国村级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引发对进一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几个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的思考。第四,对国外村级组织建设进行比较研究,从组织形式、发挥作用方式等方面得出启示性结论。第五,从理论上、理性上思考,对我国村级组织建设进行模式设计。第六,对加强我国村级组织建设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各村级组织的法律地位,完善村级组织体系;二是明确功能定位,理顺村级组织间的关系;三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四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推动村级组织民主管理;五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六是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优化村级组织建设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