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竑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学者,其声名响振江南,被尊誉为“士林祭酒”,成为其时的文人精神领袖,在文学、史学和哲学等各方面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不仅个人撰著丰盛,且编纂甚勤,既为当时文人树立了榜样,也为后世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据笔者粗略统计,焦竑个人著述计十部,编纂的著作多达七十余部。与其个人撰著相较,焦氏编纂之作毫不逊色,其价值不容小觑。因此,对焦竑编纂活动进行考察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有关焦竑的研究,多数学者多着力于其作品。本文拟由其编纂活动入手,深入研究焦氏在编纂领域的成果,揭示其编纂活动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其在文学、史学和哲学三方面编纂的代表著作《重校北西厢记》、《国朝献征录》和《老子翼》为中心,对这些作品的编纂背景、编纂过程、版本源流、编选体例、文献价值以及编纂旨趣进行考察与探究,对焦竑的编纂活动情况展开以点带面的研究。正文之前为绪论。首先对焦竑及其著述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对焦竑的资料进行梳理。再对焦竑研究现状作一综述,明确论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为明代图书事业概况及焦竑编纂活动的大致分期。此分期根据焦竑入仕和罢官将其编纂活动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萌发期(入仕前)、发展期(任职中)和丰收期(罢官后),由于人生经历的差异,焦竑的编纂活动在各个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二、三、四章分别从焦竑编纂的文史哲三方面代表作——《重校北西厢记》、《国朝献征录》和《老子翼》切入,考察其编纂活动在各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学编纂领域,他引发了有关“童心说”的讨论,启发了公安派“性灵说”思想,他还积极投身于通俗文学领域,为通俗文学的传播和理论建设都作出了不小贡献;在史学编纂领域,他不仅编辑了《国朝献征录》和《国史经籍志》等重要的史学著作,而且还提出了“经世致用”和“求信”的修史原则;哲学领域的编纂则体现了其“尽性复命”和“三教归一”的理念。正文之后附以余论。此余论是对焦竑编纂活动进行的补充和总结,肯定了其编纂活动的重要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