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外语教学和实践中,在情感方面有两大误区。即重视知识和智力的发展,忽视情感发展;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忽视情感的影响。近些年来,许多外语教师和研究者都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外语学习中的情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作为情感因素的两大方面,动机和焦虑问题也日渐引起注意。本文从动机、焦虑问题出发,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对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做以探讨,以期对改变大学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动机通常指学生为了满足某学习愿望所做出的努力,是为学习者提供动力和指引方向的一系列因素。早期的研究者Gardner和Lambert把动机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另一类分法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虽然外在动机也有利于二语学习,但更重要的是内在动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二语研究者不再从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而是从生理学、行为主义、认知和社会学等多视角来探讨二语学习动机。有的从理论上讨论动机的组成部分,有的用实证的方法探讨动机的内在结构。近年来,我国研究者也开始重视研究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焦虑可能是语言学习中最大的情感障碍。焦虑产生的原因很复杂,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的焦虑程度也不一样。国外对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出现的焦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人认为促进型焦虑有助于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但许多研究者和教师则认为焦虑是一种情感过滤因素,妨碍学习者取得较高的外语能力,其负面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避免焦虑诱导情境,减少负面焦虑,成为对外语教师的一大挑战。对动机和焦虑既有纯理论的探讨,又有实践经验的交流。本文第四章对国外针对课堂环境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国外的理论在中国环境下能否适用,是一个值得思索的问题。本文第五章,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动机和焦虑测量量表,对我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和焦虑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做了调查,并对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动机,降低焦虑的技巧与方法做了具体探讨。诚然,动机和焦虑的研究只是情感因素的两个方面,而情感因素也并不能解决外语学习的所有问题,语言学习主要还是通过认知过程实现的。但是,教师完全可以有意识地通过改进教学法等手段增强学生外语学习中的动机和成就感,降低带来不利影响的焦虑因素,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