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任何产业的竞争规律都体现在五种竞争力的综合作用之中: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卖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现有竞争者之间的争夺。造船业的竞争态势同样受五种作用力的影响,它们是:现有造船企业之间的竞争、船东讨价还价的能力、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能力、替代产品的威胁和新进入者的威胁。现有造船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船东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其中的两个主要方面,而政府则在影响造船业的五种竞争力之间扮演重要的角色,对造船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自19世纪30年代铁质蒸汽动力船舶问世以来,造船业便成为全球性产业,主要表现为:造船企业的生产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营销活动则是基于全球化的展望进行协调的。在近200年的发展过程中,占据造船业领先地位的国家出现多次变更,世界造船业的重心处于不断的转移之中,美国、英国、日本及韩国,相继成为世界造船王国。无数事实证明,一个国家造船业的兴衰,其决定性因素是竞争力的变化,可以认为:造船业由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是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作为传统产业代表之一的造船业已经从过去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变为现在的劳动力、技术和资金三种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造船业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产业规模、技术水平和工业素质得到很大的发展,一举成为世界造船产量第三大国家。目前中国造船业尚存在分散发展、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竞争中的成本优势逐渐弱化和相对造船先进国家科技水平提高缓慢等问题,其竞争力总体上处于世界中等水平,确立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强技术创新提高造船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实施大企业集团发展战略应是我国造船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本文试图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对造船业加以分析,阐述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的重要地位和世界造船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以日本、韩国和西欧国家为比较对象,对中国造船业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就我国<WP=4>发展造船业的主题展开论证。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 造船业是全球性竞争的产业,运用竞争优势理论,对影响造船业竞争的五种作用力以及政府对造船业的影响进行论述,并对造船业的价值链进行具体分析,介绍造船企业通常采用的竞争战略和世界造船市场的竞争结构。第二部分 造船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分析造船业的产业先导性、整体相关性和劳动力、技术、资金三要素密集的产业特性,以此为基础阐述造船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三部分 世界造船业的发展规律,介绍近200年来世界造船业的发展历程和领先国家的演变,阐述造船业由高成本国家向低成本国家转移是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说明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造船业的有利时机,并以日、韩、欧美等国政府实施鼓励本国造船业发展的政策为例着重阐述造船业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植。第四部分 中国造船业竞争力分析,就影响造船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对照中国与日本、韩国和西欧国家造船业的有关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比较。对我国造船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的态势以及市场地位、信誉等进行阐述,并通过与其它造船国家比较,对我国造船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价。第五部分 抓住机会发展中国造船业,阐述发展造船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以及发展造船业适合中国国情。对我国造船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我国造船业今后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中国造船业目前面临着发展的历史机遇,并且具备了大发展的内外部条件。造船业劳动力、技术和资金密集的产业特征,以及中国具有此三种生产要素的综合条件,使得中国可以在21世纪成为世界造船中心。当前国家应该借鉴日韩两国发展造船业的经验,为造船业制定明确的产业发展政策,促使造船业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快、更高的发展,成为重要的出口支柱产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