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全面介绍西方成熟股票期权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做法,并结合目前我国在推行股票期权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展开分析。提出了在我国目前现有法制和市场环境下推行股票期权制度的思路和调整措施。全文共分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概述。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基本内涵,对其法律性质进行了分析。为了能更好地把握股票期权制度的概念,在这一部分,依据美国的现行分类标准对股票期权进行了分类研究和比较;对几组极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进一步增强了对股票期权内涵的理解和认识。股票期权制度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优化激励机制效应的制度安排,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第三小节,对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现实意义从管理成本的降低、企业吸纳和留住人才、资本市场作用的发挥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理论基础分析。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产生的四个基础理论:(1)委托——代理理论。公司因股东的投资而独立存在,公司资产的终极所有权归股东所有,由于股东并不直接经营管理公司的财产,而是委托董事会和经理人员负责管理公司的财产,这样就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是关于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激励机制来驱动代理人为委托人的利益行动的理论。委托代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所追求的目标函数不一致,相关的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在二者之间的分布也不对称,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利益追求的冲突,为了使经营者与所有者尽可能的在追求目标上趋于一致,降低监督成本,减少道德风险发生的几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引入了激励机制;(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把人力资本如同物质资本一样作为公司的资本看待。作为公司创造财富不可或缺的资本,人力资本是物质资本所有者所不能完全控制的,是专属于经营者所有并可以为物质资本所有者利用的,有效的激励制度可以使企业吸纳和留住优秀人才,使人力资本所有者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工作,把他们的利益同所有者的利益捆绑,以达到二者目标追求一致的最大化;(3)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