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三农”问题一直以来都为党中央、国务院所重视,连续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以“三农”为发端。近年来,农村金融经过不断的深化改革,支农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农业产业的弱势,加之目前我国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激励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农村金融服务弱化,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低,由此产生的资金缺乏问题也成了抑制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银行。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有关精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导推行一种新兴的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并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六省进行试点。村镇银行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原有对农村金融体系存量改革的思路,引入增量因素,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有利于推动农村金融改革深化。但在两年来的实际运行中,各地试点的村镇银行相继暴露出了经营风险大、竞争力弱、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效果,也未能完全达到政策设计的预期目的,亟待对试点村镇银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及时予以研究解决,积极支持其发展壮大。本文选择绵阳北川富民村镇银行(四川省村镇银行首批试点之一)作为视角进行探讨,努力梳理和剖析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在吸收借鉴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试图对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给出部分政策建议,希望村镇银行这颗火种真正能形成燎原之势,实现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效果。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文章构架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采取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的方法提出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文章内容先从宏观层面入手,整体阐述村镇银行设立的政策背景、具体制度安排及意义所在,然后进入微观层面,采取个案剖析的方法,重点论述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设立的相应制度安排和经营运行情况。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比较,梳理总结了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运行的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情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文章的后半部分,在借鉴国外村镇银行的发展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全文共五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村镇银行设立的情况,先分析了村镇银行设立的背景,然后介绍了村镇银行设立的制度安排,最后总结了村镇银行设立的意义;第二章主要阐述北川富民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着重分析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运行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首先介绍了北川县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引出了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设立的背景,然后分析了北川富民村镇银行业务运行状况,第三章主要是从富民的案例看村镇银行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把北川富民村镇银行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了比较,总结了北川富民村镇银行运行的特点和优劣势,重点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章主要是国外村镇银行的经验借鉴,重点介绍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Bank)模式、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村行系统(BRI-UD)模式两种国际上比较成功的村镇银行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然后从中进行了相关经验介绍;第五章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重点从政策层面的扶持措施和加强自身竞争力建设两个方面给出了部分政策建议。三、主要观点和结论(一)村镇银行是社区性的微型金融机构。从经营区域上看,村镇银行属于社区性金融机构,“村镇”一词生动反映了其在农村地区设立,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宗旨。(二)村镇银行的制度设计与微型金融的发展模式本质上一致,村镇银行要在落后的农村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业务经营上要充分借鉴微型金融的成功经验,才能有效解决小额贷款风险大、成本高的问题。(三)村镇银行应当坚持走本地化道路,依托所在村镇社会地缘人格信任关系网络开展信用中介活动。只有真正融入村镇,才能充分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四)从北川富民村镇银行的运行情况来看,目前阶段无论人员配备还是规模优势,包括获取信息的费用,相比农村信用社而言,村镇银行都处于劣势,竞争力较弱,业务风险较高,当前需要政府给予大力扶持。四、创新与不足(一)创新方面:1、关于村镇银行的性质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本文在分析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对村镇银行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认为村镇银行属于社区性的微型金融机构。2、本文采取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个案分析的视角,结合本辖区村镇银行运行的实际情况,系统地梳理了村镇银行运行中的优劣势,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二)不足之处:1、我国村镇银行尚处于试点阶段,有关数据的收集比较困难,对村镇银行的运行状况了解不够全面,实证分析的力度较浅,论文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2、由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地认识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复杂环境,给出的政策建议较为笼统,这一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加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