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的小儿病毒和细菌性脑膜炎生物标志物发现和确证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膜炎(meningitis)是常见的中枢神经感染性疾病,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和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VM)为最常见的两种脑膜炎。目前,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脑膜炎研究报道非常少,本论文将联合非靶标和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对儿童脑膜炎患者及对照组(control group,CG)的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和血清样品分别进行研究,试图找到可有效区分脑膜炎和非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的生物标志物,并对脑脊液和血清的代谢物含量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1.基于核磁共振(~1H-NMR)的非靶标代谢组学技术用于67例(20VM,28BM,19CG)血清样品、58例(16VM,23BM,19CG)脑脊液样品进行非靶标代谢组学分析。2.建立相关代谢通路上代谢物的UPLC-MS/MS检测方法,共检测了622例(209VM,83BM,330CG)脑脊液样品,580例(168VM,64BM,348CG)血清样品。利用Logistic回归联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筛选生物标志物组合。3.分析血清及脑脊液中各代谢物随年龄的变化情况;将529对脑脊液和匹配的血清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比较血清和脑脊液中代谢物的含量差异;年龄相匹配的脑脊液和血清样品进一步鉴别诊断分析。结果:1.~1H-NMR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儿童脑膜炎脑脊液样品中,醋酸、柠檬酸和肌酐均有统计学差异,三变量组合Logistic模型预测后,AUC为0.794,分类准确度74.1%;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样品中,丙氨酸、异亮氨酸、乳酸和缬氨酸的组合AUC为0.891,分类准确度74.4%;脑膜炎与对照的血清样品中,醋酸和甲酸组合的AUC为0.755,分类准确度为81.8%;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血清样品中,3-羟基丁酸、胆碱和丙氨酸的组合AUC为0.848,分类准确度76.6%。脑脊液与血清样品中,有利于脑膜炎诊断和分型的差异代谢物都包含胆碱类物质,因此,胆碱类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2.加大临床样品量,利用UPLC-MS/MS技术在儿童脑脊液和血清中胆碱和胆汁酸类共17种代谢物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样品中甜菜碱(43.77±0.71 vs 119.96±4.17)和胆碱(42.74±1.32 vs147.23±6.64)的含量差异明显,甜菜碱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80。联合甜菜碱、胆碱和牛磺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993,分类准确度96.6%,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4%和95.2%;对照组和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706。联合肌酐、甜菜碱、牛磺胆酸和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862,分类准确度为76.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74.5%。3.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的血清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40。联合甘氨熊脱氧胆酸、胆酸和牛磺脱氧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972,分类准确度为95.3%,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3%和96.4%。对照组和脑膜炎患者的血清样品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739。联合甜菜碱、肉碱、牛磺胆酸和胆酸鉴别诊断,其AUC为0.814,分类准确度为72.2%,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1.5%和92.7%。4.253例儿童脑脊液样品分为15个年龄段(1-15岁),结果显示,脑脊液中胆碱、甜菜碱、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且在一岁左右的变化最为明显,其余代谢物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相对稳定。与脑脊液匹配的253例血清样品中,甘氨石胆酸、牛磺胆酸、牛磺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在一岁左右随年龄增长而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血清与脑脊液代谢物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其中牛磺胆酸的Pearson相关系数达到0.666。5.脑脊液样品各组年龄匹配后,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83。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鉴别诊断,甘氨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62,联合牛磺胆酸、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分类准确度为86.6%,AUC为0.91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2%和90.0%。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鉴别诊断,甘氨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52,联合肉碱、脱氧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分类准确度为84.1%,AUC为0.89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5%和82.7%。6.各组血清样品年龄匹配后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18,联合甘氨石胆酸和脱氧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1.7%,AUC为0.94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9%和100.0%。病毒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鉴别诊断,乙酰胆碱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838,联合肉碱、乙酰胆碱和牛磺脱氧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1.9%,AUC为0.908,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3%和100.0%。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鉴别诊断,牛磺胆酸的诊断价值最高,其AUC为0.935,联合甘氨石胆酸、牛磺胆酸和甘氨胆酸为变量的Logistic模型,其分类准确度为94.6%,AUC为0.97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3.0%。结论: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和对照组的脑脊液和血清样品代谢物差异明显,且受年龄影响。牛磺胆酸和甘氨胆酸等代谢物有助于各组的鉴别诊断,揭示胆汁酸类物质用于脑膜炎诊断的可行性。脑膜炎患者的血清可以为其诊断及具体分类提供参考,从而可能避免腰椎穿刺带来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在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学术文本翻译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术文本翻译既是传递科学研究成果的渠道,也是促进翻译专业化的动力。鉴于此,译者选取了目前尚无汉译本的语言学学术论文《汉语方言互懂度》(Mutual Intelligibility of Chinese Dialects)的第一、二章节进行英汉翻译实践,并据此完成了本篇翻译报告。由于源文节选章节主要对汉语方言概况以及国内外的平行
肾形肾状线虫(Rotylenchulus reniformis)为固着性半内寄生线虫,其寄主范围很广泛,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近几年,国际间和省际间园林植物的调运越来越频繁,但也伴随着日
多纤维自保温页岩烧结材料是将无用的稻草进行加工,把其制作成所需粒径,在页岩中以页岩质量百分比(5%保持不变)添加粒径为4060目秸秆粉末作为造孔剂,同时把纤维增强材料(玄武岩纤维、海泡石纤维粉末、云母纤维粉末)分别按照页岩不同质量百分比添加到页岩中,再经过一定强度的挤压成型和一定程度的焙烧等工艺步骤,形成一种新型轻质微孔自保温墙体材料。与未添加纤维增强材料的植物纤维页岩自保温烧结材料相比其抗压强度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对导师治疗心肾综合征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导师经验以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门诊跟师,利用宁夏宁夏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的门诊CHIS系统收集自2017年9月1日至2019年12月30日期间就诊于导师童安荣主任门诊诊断为“心肾综合征”治疗有效的患者处方。本次研究收集了导师治疗心肾综合征有效患者59例,并对59例患者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23、IBM SP
目的:本次实验通过组织贴壁法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得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采用沉淀法分离出外泌体(exosomes)并鉴定,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hUC-MSCs-exo)的提取与鉴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Yourcenar Marguerite,1903-1987)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和戏剧家。她一生创作了5部长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集、3部诗集、2部剧本,其中长篇小说《哈德
目的:探讨小儿在头部由正中位向侧位不同角度的偏转对经典喉罩(CLMA)通气效果和套囊内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2月到2020年2月入院的60例需进行耳部相关手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头部偏转角度分为A、B、C三组,A组(60°),B组(70°),C组(80°),每组各20例。对比三组头部偏转角度对CLMA通气效果、套囊压力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三组间偏侧位时各指标比较,偏侧潮气量(T
光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在设施生产中,光照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形成。生产上多采用人工补光的方式来改善设施内光照条件。以
目的:研究FOXO4-DRI对大鼠体外退变衰老软骨细胞的影响,探讨FOXO4-DRI对大鼠体外退变衰老软骨细胞靶向促凋亡机制。方法:(1)取5周龄的SD大鼠关节软骨,通过胰蛋白酶及Ⅱ型胶原酶消化离心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获得SD大鼠软骨细胞。(2)使用阿利新蓝、甲苯胺蓝染色以及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获取的细胞(3)将实验分为2大组。对照组(ctrl组):第2代取自5周龄大鼠的软骨细胞。退变衰
本翻译报告选取成都记忆系列丛书之一《成都茶馆》的翻译实践为素材,基于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指导,探讨译者在翻译该类文本时对于三类模因所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总结和反思。原文本的作者为何小竹先生,他通过查询各方资料和实地走访,在书中记录了成都茶馆的发展和演变,讲述了茶馆与成都人民相互影响的故事。笔者通过广泛搜索,目前尚未发现国内有该作品的英译本。通过分析原文本特征,本报告总结了原文本所含的几类突出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