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轨道交通站域空间效果研究——以合肥地铁一、二号线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即地铁,是城市地下交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合肥于2016年开通第一条地铁线路,至今已有两条线路投入使用。合肥轨道交通十字架线路形式已基本成熟,地铁已经逐渐成为了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  论文以合肥地铁一、二号线沿线站点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沿线站点分布特征进行归纳及分类,从宏观层面把握地铁开通对合肥城市交通带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地铁开通前后市民出行的方式、频率和范围变化,探讨地铁开通对市民生活圈产生的影响,并通过计算量化市民生活圈的变化程度。针对使用地铁出行的市民进行起始站、到达站选择的调查,探究合肥地铁一号、二号线不同站点对市民出行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调查市民前往起始站和从到达站前往目的地的方式,探讨市民对站域地上空间的需求。  其次,对地铁站域地上空间进行现状分析,总结不同分布特征下地铁站域地上空间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结合地铁站域地上空间周边区域及其功能分布,把握周边区域对地铁使用人群的影响,进而探讨不同站域地下空间氛围营造的要点以及对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人群行为特征产生的影响,并为地下空间的样本选择和调研分析奠定基础。  进而,从使用者视觉偏好和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展开研究。为把握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对人群视觉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选取合肥具有代表性站点进行拍摄,配合地铁发展较为成熟的城市地铁站域地下空间照片进行眼动实验,分析视觉元素的种类和分布对人的视觉行为产生的影响,结合合肥地铁站域地下空间氛围营造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优化的方向及方法。同时,运用行为计测的调研方法,调查记录工作日交通高峰期、工作日交通非高峰期以及非工作日三个不同时期地铁站域地下空间人群行为的特征并进行对比分析,探索地铁站域地下空间要素在不同时期使用人群产生的影响,并通过建立人群数量随时间变化图像,总结各时期不同分布特征下使用人群的变化规律,进而探讨地铁站域地下空间在行为使用方面的合理性。  研究通过对合肥地铁运行状况以及地铁站域地上、地下空间使用现状的调查,初步把握合肥轨道交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眼动实验、行为计测等方法对站域空间使用人群的视觉偏好和行为特征进行可视化研究,从而探讨合肥地铁站域地上、地下空间优化的方向和方法,为合肥及其他城市在建、待建站域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当下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焦点。老年住区作为老年人居住生活的主要空间环境,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应注重对其品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大量有价值的传统村落面临着消失或者被破坏的命运,还没有经历城市化的传统村落亟待保护和拯救,经济形势和政治形势都在催促着传统村落的更新
本文旨在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上宏观把握整个园林研究的历史,杜绝园林研究中的盲点,发现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扩宽研究者的思路以指导研究者今后的研究工作。 本文通过对现
城市高密度化所导致的居住区外部空间通风不畅、拥挤闷热等问题,在夏季高温高湿地区变得日益严重。本文选取住宅底层架空作为改善城市居住区外部物理环境的手段,旨在通过底层架
城市商业区是现代城市空间类型之一,同时它也是人们公共活动空间的组成部分。城市商业区外部空间则更是城市商业区的一个特殊部分。一方面,它是商业区建筑空间的延续,另一方面,它
城市地标空间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高度凝练的区域。城市的特征形象,经济程度、政治地位和历史文脉都能在城市地标空间得到集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逐步从单一化的功能走向多种功能的交通综合体建筑。作为轨道交通综合体的类型之一,区域中心型轨道交通综合体的外部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子系
位于浙江省苍南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蒲壮所城,保有明代海防抗倭设施体系,是在卫所制度框架下形成的防御性设施,具有很高的史证价值。如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和利用,成为本
目前,全球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民族建筑受到巨大冲击,传统民族建筑被同化现象日趋严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选取了中国云南(傣族)传统民族建筑与老挝(琅勃拉邦)传统民
本文以“苏式”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从西方建筑学理论——符号学的角度对“苏式”公共建筑进行归纳和分析,在对当时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和建筑理论思潮的充分研究基础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