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先秦诸子始于“老”而终于“韩”,作为战国末期最后一位思想家,韩非在充分吸收前人理论经验及儒、道、墨、名等多派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治体系,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治国方略虽然为秦王朝赢得了一统,其严酷的刑罚和对统治术的揣摩也成为帝王维护“君权”的神兵利器,并以“阳儒阴法”的方式夹行在赞誉和毁斥间。目前对《韩非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君权观、人性论、法治思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诸子始于“老”而终于“韩”,作为战国末期最后一位思想家,韩非在充分吸收前人理论经验及儒、道、墨、名等多派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法·术·势”三位一体的法治体系,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然而,他的治国方略虽然为秦王朝赢得了一统,其严酷的刑罚和对统治术的揣摩也成为帝王维护“君权”的神兵利器,并以“阳儒阴法”的方式夹行在赞誉和毁斥间。目前对《韩非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君权观、人性论、法治思想、寓言表达。在此基础上,《韩非子》的公私观研究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往往被纳入四个主流研究方向之下而未被充分重视,因此常常赋之于以偏概全或想当然的结论。事实上,《韩非子》的公私观内容是极为丰富且复杂的,对它的梳理也直接关系着韩非本人及其思想的评判。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对《韩非子》的公私观展开研究:第一章是对于《韩非子》公私观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意义的梳理。就现状而言,目前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向展开:从社会性质和阶级分析的角度探索韩非公私观的立场倾向,韩非对“公”与“私”的阐述是否与其封建贵族的阶级属性有关,是否带有阶级色彩是论争的核心;从社会公共关系的角度探索韩非公私观的理论导向,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公私关系中有怎样的定位,特别是国君——既具有国家之“公”的象征,又寄存着个体之“私”,韩非对君权的维护究竟代表了“公”与“私”的哪个方向是研究的难点;从社会共同意识的角度探索韩非公私观的道德指向,通过儒法对比等方式将公私观与社会道义挂钩。就问题而言,阶级立场难以划分、主体行为难以定论、意识形态难以界别等等都造成了目前《韩非子》公私观的争论,因此进一步厘清“公”“私”内涵,梳理公私关系及其内在逻辑,并以辩证的眼光予以正确评价都显得尤为重要。从第二章开始进入本文的主体,探索《韩非子》中“公”“私”内涵及其表现,指出《韩非子》中的“公”主要存在首领称谓、国家政体、社会共同以及伦理秩序四种内涵,需要杜绝的“私”则可以归纳为私利、私惠、私爱、私智这四个方面。第三章是有关《韩非子》公私观主要内容的研究,在通常的认识上,“大公无私”“以公灭私”等常常成为对韩非公私观的概括,但事实上他在著述中表现出的公私观是相当复杂的,“公”与“私”既具有对立的一面,也含有统一的一面,并且在对立和统一的分类下又可进行进一步归纳,以此来分辨其公私观的细微之处。在前一章的基础上,第四章集中分析了《韩非子》公私观内部的矛盾性及其存在原因,探索了“君-法-国”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以及人际关系(特别是君臣关系)的“忠”“畜”之道与其公私观的缠绕。第五章回归了韩学研究难以避开的问题:韩非的阶级立场。尽管这一研究路径有其时代色彩,却始终关系着对韩非思想的定性,因此探索《韩非子》的公私观是否具有“民众立场”或具有怎样的“民众立场”都是极为关键的。第六章针对《韩非子》公私观的文学表达展开研究,在此之前韩非的寓言通常成为研究其作品文学性的主要方向,但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观念,如何发掘其在表达过程中的文学特征是难点。一方面,韩非在公私视角下对“文学”有自身的认识,另一方面,《韩非子》作为一部具有一定程度文学色彩的著作,其在论述公私观时呈现出怎样的文学表达,这两方面都是《韩非子》公私观的文学表达研究不可忽略的问题。
其他文献
近期的研究表明采用经颅直流电(t DCS)刺激背外侧前额叶(DLPFC)在降低毒品渴求、提高成瘾者冲动控制能力、改善成瘾者情绪、延长复吸时间间隔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但已有研究结果中刺激电极放置方法并不一致,所以关于到底是t DCS通过激活单侧DLPFC还是改变双侧DLPFC间电流在起作用,亦或是激活左侧DLPFC还是右侧DLPFC更有效果目前还没有检讨的研究。另外,虽然已有大量t DCS作用于DL
近年来,国家相关政策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早在1999年,教育部就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这标志着我国教师继续教育正式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此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针对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出了更加细化的要求。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创建学习型杜会,要求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并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2019年年初,中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传统优秀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高中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时代的历史变迁,还可以承袭民族的优良品格。高中语文教材内的古诗词占据整个教材篇目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古诗词距今久远,解读起来十分困难,这促使整个高中语文教师群体思考如何以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古诗词乐学、好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间的融合教学、渗透教学成为大势所趋,许多教师开始尝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使“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得到极高的关注度,但是学术著作“整本书”的阅读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渐渐无法满足信息化社会的需求,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整本书”阅读是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助力器,特别是学术著作“整本书”阅读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今人们沉溺于片段式阅读、娱乐化阅读,这两种阅读方式是造成社会阅读困境的重要原因,
开除学籍处分是高校行使自主管理权,对违法或违纪学生作出的一种纪律处分。近年来,因高校开除学籍处分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笔者从中国裁判文书网搜集了2011年-2019年因高校开除学籍引发行政诉讼的法律文书,发现高校败诉的案件占47%左右。高校开除学籍本是对学生的一种惩罚和教育,但是若超出了法律的界限,不仅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损高校的声誉和公信力。当前学术界对开除学籍处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处分权的性
夏衍不仅是一位严谨的现实主义剧作家,还是中国话剧史上一位独特的剧作家,他在编写话剧的同时也兼顾电影的编剧。因此,其话剧有着独特的特点。从题材来看,夏衍话剧的题材多以抗战为主;从描写对象来看,多为战争中的青年小市民;从话剧语言来看,不仅饱含革命的慷慨激昂,还有着夏衍性格般的深沉与婉约。反复作为语言表达的手段之一,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早在甲骨卜辞中就已有发现。在古代诗歌中经常以叠字的形式出现,如“呦呦鹿
早在2003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就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更是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化学的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由此可知,初高中的化学课程是紧密联系相互衔接的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当代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发展规划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对高中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研究有较大的现实意义。但是,我们还应当注意到一个问题,即:当前多数地理课堂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也就是板书、讲授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全面发展,不利于其核心素养的培养。针对以上
教材是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在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作用。2019年秋季,所有小学开始统一使用新的语文教材。这一决定正式结束了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一纲多本”的现状。我国教材的编写经历了从“一纲一本”到改革开放后的“一纲多本”。再到现在,为了深化新课改回归到“一纲一本”。新的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材通常由四大系统组成,分别是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和练习系统。本文以练习系统为切入口,选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各高校及科研单位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起了不同类型的大型语料库,例如北大CCL语料库、北语BCC语料库等。而后语言学家们将语料库应用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词典编纂中。在语料先行的词典编纂工作中,语料库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词典编纂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词典释义的精确性。语料库如今已成为能量巨大的语言样本集,其提供的海量的真实的语言样本将有利于提高词典编纂中多义词义项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