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贸易中贸易摩擦和冲突不可避免,所以冲突类信函是经常被使用的沟通方式,比如投诉函,索赔函,理赔函和拒绝函。当冲突发生的时候由于涉及到利益冲突贸易双方都比较敏感,如何在一封短短的信函中用适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同时又不会影响双方的和谐关系进而继续合作变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马丁的评价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对所选的36篇冲突类信函进行人际意义分析,旨在找出他们是如何通过语气,情态,以及一些评价词汇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由于冲突类信函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为了使分析结果更精确所以本文语料只选了具有一对一关系的索赔函和理赔函。通过对所选的18封索赔函和18封理赔函的分别分析,作者发现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和马丁的评价理论在冲突类信函的人际意义分析中的可行性。在语气的选择上索赔方和理赔方都选择陈述句和祈使句传达信息、表达愿望及提供服务,索赔方有时选择疑问句达到获取信息的目的,而疑问句在理赔函中很少出现;在情态方面,索赔方和理赔方都使用低中量值的情态动词表达意愿和义务,由于索赔方处于主动地位有权利要求索赔所以在态度表达上比理赔方更坚决,所以高量值的情态动词不仅经常被索赔方用来表达态度还起到向对方施压的作用;在评价词汇的选择上,索赔方使用了较多的消极词汇来陈述事实、表达态度,而为了保持良好关系理赔方多选择了积极词汇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诚心。本文的分析结果不仅拓展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和马丁的评价理论的应用,而且对商务英语写作也将有些启示。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语料收集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结构;第二部分回顾了国内外学着对人际意义及商务信函的研究;第三部分简单陈述了本文的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法的基本理论和马丁的评价理论;第四部分以韩礼德的人际功能理论和马丁的评价理论为基础分别分析18封索赔函和18封理赔函是如何通过语气、情态和态度词汇实现人际意义;第五部分总结本文的重要发现、主要贡献和不足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