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亲亲相隐”行为的出罪化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亲相隐”是指亲属之间互相隐匿犯罪的可以不处罚或者会减轻处罚。它是授予犯罪人亲属的一种包庇犯罪人的法律权利的一项法律制度。它符合人的本性和刑罚谦抑性,有助于法律的公众认同与公民的守法,维护家庭和谐和社会稳定,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很大作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直存在于我国古代的法律体系之中,在西方国家的法律之中也存在相关的规定。但遗憾的是,我国现行法律中并没有关于亲亲相隐的相关规定,并将其视为封建法律文化的糟粕予以抛弃和批判。“亲亲相隐”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思想在学术界也是有争议的。一些学者都对亲亲相隐制度持否定态度。但另外一些学者却认为:亲亲相隐制度有其合理性的一边,将其规定在我国刑事法律中有很大的意义因此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将其吸收进我国的刑法之中。笔者正是基于以上的情形,决定本文将在讨论“亲亲相隐”的理论界定与价值内涵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历史考察与域外考察,然后分析其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缺失的现状与原因,进一步提出亲亲相隐原则的出罪化的根据,最终对其制度建构提出一些意见与措施,以期对我国刑事法律的完善与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本篇文总共包含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亲亲相隐行为的理论界定。首先在对亲亲相隐的含义进行简单概括的同时,简述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地区的变化与发展。其次明确了亲亲相隐的权利属性。最后对其的价值内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肯定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第二部分,对亲亲相隐行为出罪化进行历史与域外考察。第一方面是对亲亲相隐出罪化进行历史考察,分析亲亲相隐原则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在法律思想和法律文本之中的体现。第二方面是对亲亲相隐行为出罪化的域外考察,主要是简述西方容隐制度的历史发展,并对其在两大法系之间的异同进行简单地比较。第三部分,分析亲亲相隐制度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缺失的现状及其成因。在陈述其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缺失现状的基础上,从思想渊源、前提条件、司法原因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论述亲亲相隐行为出罪化的根据。主要从时代背景、理论前提、理论依据、现实依据四部分来论述其出罪化的依据,进而论证其出罪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五部分,对亲亲相隐行为出罪化的制度构建。首先是出罪化必须考虑的一些基本原则;其次是出罪化的立法路径,包括实体法与程序法两个方面;最后是出罪化的具体司法路径,具体到公安机关、检察院与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总之,“亲亲相隐”行为的出罪化是有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依据的,将其规定与我国的刑法中是科学的、合理的。
其他文献
混凝土重力坝依靠自身重量来维持稳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水利枢纽建设中主要的坝型之一,而重力坝建基面由于结合力较差或岩基表面容易风化破碎以及节理裂隙发育等原因,一直是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在中国举办,这要求我们在自我摸索的同时,还需借鉴其他国家成功举办赛事的经验。体育类资料和文件的翻译无疑对于我国借鉴国外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
本文以SPSS15.0为统计工具,选取温州市515名在职幼儿教师进行嗓音健康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压力、发声习惯、日常生活保健等,对幼儿教师的嗓音健康有显著影响。
苏童作为一个具有文学道德和艺术认知的作家,他关注人的问题,并为我们呈示了一个真实与艺术相融合的人性世界。而对幽暗人性的艺术化再现和对文学本体论的实践更是赋予了他的文
Fe3O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不仅具有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更具有Fe304本身独特的性质,例如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特有的磁性等。由于其独特
近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曾经提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的教育关系着国家的振兴与发展,而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变
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针对自动化专业运动控制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实践驱动创新理念不足、模块、层次化架构不清、不能满足社会发展新需要等问题,确立
公司社会责任认为,公司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义务。而公司对其职工的社会责任则是公司社会责任的核心内容。文章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展开讨论,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七十七号令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
不正当竞争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有非常大的破坏作用,该行为有多种具体表现,其中商业诋毁是较为典型的一种。商业诋毁损害了市场的竞争秩序和竞争对手的合法权益,我们必须通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