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殖民批评理论是一种带有激进政治色彩的文化批评的话语集合,20世纪前中期,在《东方主义》等后殖民批评理论的标志性著作问世前,来自殖民地的先进知识分子对殖民主义文化已经做出了深刻的思考和批判。爱德华·萨伊德等身居欧美的亚裔理论家,继承前人的成果,并借助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方法论,在精深的文化批评中建构了新的理论话语。通过对第一世界/第三世界、原殖民地/宗主国之间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后殖民批评理论把西方后现代语境中以解构文化霸权、批判种族和性别压抑等为主题的社会文化实践,移植到了国际化的话语平台上。因此,当后殖民批评理论传播到了亚非等非中心地区,自然引起了表现出浓重政治性和对抗性的强烈回响,围绕着巨大的争鸣辩驳,这种回响甚至囊括了针对理论话语本身的批判。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初,后殖民批评理论引入中国大陆,随后,以其为理论支撑的批评实践迅速造成了连锁反应,对理论话语的评介和运用、对后殖民话语和中国学者后殖民批评的分析批判等共同构成了后殖民批评理论在中国的特殊形态。本文试图在梳理后殖民批评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依靠对具体材料较为详实的占有,全面回顾后殖民批评理论中国形态的形成过程、分析其中的部分问题,希望为客观评价后殖民批评理论的中国形态的意义和价值提供依据。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内涵。按照惯例,类似postcolonialism这样的概念通译作“××主义”,然而比较分析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相关的关键性概念的,我们以为用后殖民批评理论来指称这种新的理论思潮或许更为恰当。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回顾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前史、分析理论基础,廓清其后现代特征,分别从“后殖民”和“批评理论”两个层面来认识后殖民批评理论的内涵。并简单地描述后殖民批评理论传播到中国后形成的中国形态的面貌。 第二部分主要是通过回顾中国学者的后殖民批评实践及其引发的争议,深入到他们的后殖民文化批评所涉及的部分微观问题中,通过个案分析的方式,力图对这些问题给与客观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其中,社会影响广泛的后殖民电影批评,引起学界震动的有关“失语症”的讨论等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