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蜡蚧科(Coccidae)昆虫是蚧总科(Coccoidea)中仅次于盾蚧科(Diaspididae)和粉蚧科(Pseudococcidae)的第三大科,是园艺、农林作物及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其具有多种类型的泌蜡腺体,可分泌多种具有保护功能的蜡泌物。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tes japonicus Green,1921)、大白蜡蚧(Cer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蜡蚧科(Coccidae)昆虫是蚧总科(Coccoidea)中仅次于盾蚧科(Diaspididae)和粉蚧科(Pseudococcidae)的第三大科,是园艺、农林作物及观赏植物的重要害虫。其具有多种类型的泌蜡腺体,可分泌多种具有保护功能的蜡泌物。本文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以日本龟蜡蚧(Ceroplates japonicus Green,1921)、大白蜡蚧(Ceroplates ceriferus Fabricius,1798)、伪白蜡蚧(Ceroplates pseudoceriferus Green,1935)、红蜡蚧(Ceroplates rubens Maskell,1893)、以色列软蜡蚧(Coccus elatensis Ben–Dov,1981)、长软蜡蚧(Coccus longulus Douglas,1887)、刷毛软蜡蚧(Coccus virdis Green,1889)、饰棉蜡蚧(Pulvinaria decorata Borchsenius,1957 rec.nov.)、刷毛棉蜡蚧(Pulvinaria psidii Maskell,1893)、日本棉蜡蚧(Pulvinaria okitsuensis Kuwana,1914)、紫荆棉蜡蚧(Pulvinaria cercis sp.nov.)、勐腊小棉蜡蚧(Leptopulvinaria menglaensis sp.nov.)、日本原棉蜡蚧(Protopulvinaria fukayai Kuwana,1909)、咖啡盔蜡蚧(Saisseti coffeae Walker,1852)、普洱盔蜡蚧(Saisseti puerensis sp.nov.)、泛布克里蜡蚧(Kilifia acuminate Signoret,1873)、南非克里蜡蚧(Kilifia deltoides De Lotto,1965)、绣线菊褐球蜡蚧(Rhodococcus spiraeae Borchsenius,1949)等3亚科8属18种蜡蚧科昆虫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1新纪录种、3新种以及1新纪录属,针对不同种以及不同龄期蜡蚧科昆虫泌蜡腺体、蜡泌物进行超微结构观察,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蜡蚧科昆虫泌蜡腺体超微结构的研究,比较不同种以及不同龄期发育过程中泌蜡腺体的变化与差异,探讨蜡蚧科昆虫泌蜡腺体的分类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气门路五孔盘状腺以及阴区多孔腺在不同属乃至不同种间形态与结构具有很大的变化,这两种腺体在亚科级和属级分类单元中有重要分类价值,本研究根据形态结构差异将气门路五孔盘状腺中央小室结构分为4类,略微突起或凹陷、圆形小坑、多边形小坑以及开放型结构,阴区多孔腺中央小室结构可分为5类,“灯泡型”、“舌型”、“垂直舌型”、“蘑菇型”以及无中央裂缝状突起结构;蜡蚧属Ceroplates昆虫体背面复式孔在不同种间具有一定差异,随着龄期的增大,其种类和结构都有变化,这些腺体具有相同起源,只是进化程度不同。2、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不同泌蜡腺体蜡泌物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不同腺体所分泌的蜡泌物形态结构不同,“C”形横截面蜡丝多由气门路盘状腺和阴区多孔盘状腺分泌,管状腺则多分泌中空管状蜡丝,单格腺孔可分泌实心长蜡丝和干蜡丝,蜡蚧属体背复式孔多分泌干蜡丝;不同龄期的蜡蚧科昆虫所分泌的蜡质有时也有一定差异,在红蜡蚧Ceroplates rubens中,体腹面扁平十字腺若虫期可分泌湿蜡,成虫期则可分泌干蜡丝。3、应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技术比较气门路五孔盘状腺与阴区多孔腺的外部形态结构和内部细胞差异,从结构以及功能方面分析了两种腺体的起源与进化,研究结果表明,蜡蚧科昆虫体腹面的两种盘状腺孔可能具有相同的起源,只是进化程度不同,推测两种腺体形态差异越显著,蜡蚧进化程度越高。4、以超微结构特征与显微结构特征为特征数据分析了部分蜡蚧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结果表明其具有单系性。
其他文献
石榴(Punica granatum L.)是重要的经济树木且在中国广泛种植。但是,石榴果实在贮藏期间容易发生果皮褐变、口感风味变差等问题,从而导致石榴商品价值严重下降。因此,研究石榴果实采收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变化特性、酚类物质变化特性、氧化酶变化特性,这对促进石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也为石榴果实采收后的品质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实验以‘新疆大籽’和‘御石榴’的果实为试材,研究石榴果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f.sp.tritici,Pst)是专性寄生真菌,一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小麦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条锈菌变异快,新毒性小种快速出现,往往导致小麦品种抗病性频繁丧失,病害爆发流行。据报道,小麦品种在生产上大规模仅需3-5年,便因新小种产生而丧失抗性,失去利用价值。而加快解析条锈菌致病性及其变异的机理,创制新型持久抗病材料,对小麦抗病遗传改良及条
我国具有十分丰富的肉牛种质资源,拥有54个地方黄牛品种,这些黄牛品种骨细皮薄、肉质细嫩鲜美,肉味和质感适合我国人民的口味要求,但是相对于国外优秀的肉牛品种,我国黄牛品种普遍存在生长速度缓慢、体型发育不佳、胴体产肉率少等诸多缺陷。因此提高肉牛生长速度,牛肉产出率和牛肉品质就成为当前肉牛育种的核心目标,而阐明肌肉发育的调控机制对于提高肉牛生长速度和牛肉产出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肌肉发育涉及众多的肌生成调节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隶属于无宿主特异性而有侵害性的病原菌之一,宿主为人和动物。该菌不仅引起家禽死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被污染的禽类产品作为肠炎沙门菌的载体,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肠炎沙门菌引起人的急性肠胃炎,在世界各国有增加的趋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公共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CRISPR/Cas9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备受关注,本研究利用CRIS
由于我国地方黄牛生长慢、产肉率低、选育进展滞后、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不强等因素减缓我国牛肉产量,导致牛肉产量增长速度仍然平衡不了我国国民对牛肉日益增加的需求量。这一矛盾不仅极大阻碍了中国城乡居民肉食消费结构的改善,还严重影响了我国肉牛业的国际竞争力。肌肉生长发育是影响牛肉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挖掘调控牛肌肉发育的重要功能基因与调控基因(包括非编码RNA),对改善我国肉牛品种和提高牛肉产量具有
葡萄酒氧化机制的研究证实,铜、铁尤其是后者在葡萄酒非酶氧化褐变反应中发挥着关键的催化作用。与铁的含量相比,铁的存在形态及其分布是其作用的实质。众所周知,铁的形态和分布受到葡萄酒成分(有机酸、酚类物质、二氧化硫、铜等)和环境条件(温度、氧气、p H值等)的影响,进而影响铁催化氧化的作用。因此,本研究旨在:一方面,建立一种适用于葡萄酒中总铁和Fe2+快速检测的方法;另一方面,在模拟葡萄酒中研究温度、C
猕猴桃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以及维生素,因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糖分、硬度及含水率等指标是影响猕猴桃品质的主要因素,而近红外、高光谱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但是,猕猴桃内部结构较为复杂,传统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不能提供光在组织传播过程中吸收和散射的单独信息,使得光与组织相互作用时所携带的信息描述不清。为了了解猕猴桃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变化规律,及吸
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环境的变迁和取食方式的不同特化为不同的类型。开展昆虫口器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昆虫取食机制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思路。盲蝽亚科是盲蝽科中最大的类群之一,许多种类均为农林业害虫,但口器研究较少。本文以暗乌毛盲蝽Cheilocapsus nigrescens Liu et Wang、淡缘厚盲蝽Eurystylus costalis Stal、斑盾后丽盲蝽Apolygu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苹果早期落叶病的一种,主要危害叶片,引起环状坏死斑,初期淡褐色,后期会形成深紫色环斑。此病也会危害嫩枝,但很少侵染果实。引起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病原(Alternaria alternata f.sp.mali),在我国主要苹果种植区广泛分布,威胁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该病缺乏有效的防止手段,为挖掘和创建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本研究自病害常发区的老果园大量筛选和分离了病原菌,获得了
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是茄科番茄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近年来,番茄菌物病害限制了番茄的生产发展。本研究从泾阳县樊尧、欣悦、享优、岳庞十队、县蔬菜试验站五个地方采集的番茄灰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叶霉病样本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共分离出3种病原真菌,对分离出的病原真菌进行了形态学鉴定、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室内毒力测定,以期为番茄菌物病害的防控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