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活动造成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变薄,所直接引起的UV-B(280nm~320nm)辐射增强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对UV-B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做了广泛的研究,但实验对象多集中在大面积栽培的农作物和某些特定的生态系统,对果树方面的研究涉及较少,其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本文以赤霞珠幼苗作为材料,在自然光照条件下人工施加强度分别为10.8μw·cm-2(T1组)和25.6μw·cm-2(T2组)的两组UV-B辐射,每天处理7h,累计处理30d,以自然光照为对照(CK组)。研究了增强的UV-B辐射对葡萄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代谢的影响,以期为葡萄抗逆栽培技术的研究奠定一定基础。本研究主要获得以下结果:(1)植株生长在UV-B辐射条件下,赤霞珠幼苗的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叶面积变小、节间整体缩短、植株矮化,其抑制程度与辐射量的累积成正比。不同处理植株受到的抑制程度为:T2>T1>CK。低辐射强度虽对植株近生长点节间的延伸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较CK不显著。(2)叶绿素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叶绿素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在辐射初期,处理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相对含量低于CK,当辐射处理第6d,除低辐射强度叶绿素a以外,其它含量均显著低于CK。随着辐射量的累积,处理组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逐渐高于CK。辐射处理第30d,高辐射强度叶绿素b相对CK达到极显著水平;低辐射强度叶绿素b,以及高辐射强度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相对CK达到显著水平。(3)紫外吸收物质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处理组葡萄叶片中的紫外吸收物质和类黄酮含量较CK明显增加,且T2>T1>CK。辐射处理第30d,T1、T2较CK紫外吸收物质和类黄酮含量分别高出18.81%、30.92%和19.74%、38.20%。PAL作为次生代谢物合成的主要酶,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相对活性明显升高,引起紫外吸收物质和类黄酮相对含量的积累。(4)蛋白质处理组葡萄叶片中Pro含量在UV-B辐射初期低于CK,随着辐射量的累积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累计辐射24d超过CK,且T2>T1>CK。在低辐射强度下,处理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于CK,处理第30d仅为CK的86.99%;在高辐射强度下,处理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CK呈S型变化趋势,即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5)活性氧清除系统在UV-B辐射条件下,SOD、CAT、POD活性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低辐射条件下,处理组SOD总体活性高于CK,仅在处理第24d活性略低于CK;在高辐射条件下,处理组SOD活性较CK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整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