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老工业基地作为建国以来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在矿产挖掘、机械制造、国防安全等领域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逐步落后于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东北三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趋于倒数,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产能过剩、出口不畅的困境,大量企业面临投资下降、裁剪员工、宣布破产的生存危机。企业生存作为企业能够持续经营的基本条件,不仅关系到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更关系到人口就业与社会稳定。因此,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生存危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东北老工业基地一直以来在机电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加工等传统工业领域维持着出口地位,出口有助于企业扩大市场、转移过剩产能、学习先进技术,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然而出口也伴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外部环境威胁,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政府补贴作为国家对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有利于缓解企业出口面临的融资约束,发挥出口对企业生存的促进作用。自2003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增加了对东北地区的财政补贴来促进东北振兴,2016年进一步实施《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继续加大对东北的补贴力度。然而,政府补贴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企业一味依靠补贴会降低危机意识,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还会造成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因此,探索政府补贴对企业投放的有效性尤为必要。在“一带一路”和“重振东北”的政策背景下,如果政府补贴能够有效发挥出口对企业生存的积极作用,将为政府补贴投放的高效性和针对性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首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企业的发展历程和生存情况进行了宏观分析,然后对企业出口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存的影响进行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可以促进企业生存,政府补贴也可以促进企业生存;对于非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出口企业生存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国有企业,政府补贴对出口企业生存的促进作用却未显著高于非出口企业;此外,补贴只对非国有企业生存有“倒U型”门槛效应。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提升政府补贴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投放的有效性以及解决东北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生存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