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礼法思想的制度伦理意蕴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ndb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籍所生活在魏晋时期最为黑暗混乱的年代,由于出身儒学世家,尽管后期生活经历促使其思想发生了由儒而道的转化,然而儒家思想的影响在他一生中始终挥之不去。由于儒学自身浓郁的德性特征以及以礼制为主导的制度特性,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阮籍的礼法思想蕴含了丰富的制度伦理意蕴。阮籍礼法思想中的制度伦理有深厚的哲学基础。一是天道观。阮籍依据《易传》中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奉天时”的观点,得出“万物仰生,合德天地,不为而成”的结论。二是人性论。阮籍认为人性的善恶就像阴阳一样,是自然而然的,人性中有好利恶害的一面,任其发展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而需要以礼法制度来约束、控制。三是和谐论。阮籍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体的,礼法制度也包含于万物之中。正是因为万物一体,才能产生和谐,作为治国理政核心之礼法制度的施行也应做到和谐有序运转。阮籍礼法思想首先强调“礼”的伦理价值导向。他认为“礼”的伦理价值导向应为“尊卑有分,长幼有序”,重视“礼”维护等级秩序的作用。阮籍认为,只有做到各等级之间各安其位,才能达到社会和谐。然而,仅仅依靠遵从“礼”来治理国家和社会,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法”的作用。法的赏罚功能能够强制人们遵从礼的规定,也能够威慑民众,有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但是礼与法都是外在的规定,要实现真正的和谐,还需要制度制定者和执行者有“仁义”的德性。阮籍也遵循着儒家一贯的理念,认为“立仁义以定性”是礼法制度能够贯彻执行的必要条件。对于礼法制度实现途径,阮籍认为应该刑教礼乐并重,四者相辅相成,共同发挥治世的功能。在执行礼法制度时,应该做到公平正义。同时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于礼法制度的认识也如此。用阮籍的话,应该做到“礼与变俱,乐与时化”,这样才能使其礼法思想体系符合时代要求。任何一种学说或者思想能够数千年都保有活力延续至今,必然有着与各个时代相符的普遍性合理因素。阮籍礼法思想为我国当今建构、稳定和维护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制度伦理资源。剔除或淡化阮籍制度伦理思想中的严格等级区分等消极因素,其所蕴含的德法并重、与时偕行等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制度建设与伦理建设等各方面都有着较为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如果从《新伦理学》提供的逻辑起点出发而继续推论,就可知儒家道德是一种以形而上目的利己行为作为道德总原则的道德,或者说它的性质是形而上目的利己道德。然而,这个结论还
伦理,一般意义上就是指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行为准则;那么企业伦理,按照这一逻辑,就应当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及生活运行过程中的伦理关系、道德意思、道德准则和伦理活动的总和
城市与建筑的关系是建筑的组成部分。结合西安城市空间的历史演进及当下西安城市空间及其建筑形态特色的关联性描述,探讨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之间的有机联系,为城市的认知、保
全文由绪论、蒙古谚语的人生观意义以及人生追求三部分内容构成。绪论主要总结了与谚语有关的前期研究状况。蒙古族自古以来在长期的游牧生活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方式认知周围的
德性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我们应当和值得追寻的,我们对它的探讨从未间断过。但探讨方式却不断变迁,每一种有代表性的德性解释都凝结着若干对“德性”这一观念的深刻认识。当代
乌兰布和沙漠生态环境恶化是近年来华北和北京地区沙尘暴发生的主要策源地。磴口县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土壤质地松散、沙性大,植被稀疏,裸露面大,风害严重。特别是进入六十年
先秦儒士作为急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众多“士”之一系,他们的最大特点即是将“仁”的内涵注入西周“礼仪”之中,由重视礼的形式向重视礼的德性内涵转变,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并希望
<正> 视物昏暗谓之眩,视物旋转俗称晕,二者临床上常常同时出现,故名眩晕。眩晕一证除应分清外感何邪、内伤何脏外,尤其重要的是辨别何脏、何腑之虚实。一般来说外感所致者,定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住区建设的发展,当代城市人对生活品质提升的要求已不仅限于对环境的物质功能要求,而是更加重视到环境的审美功能。因此,在城市住区环境设计中,应该更多地重
邮政储蓄银行即将正式挂牌营业,成为一家真正的银行。作为一家新的银行,在目前充分的竞争环境中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盈利能力,防范风险,事关邮政储蓄银行能否在外资银行全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