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水油藏是一类特殊的油藏,在我国广泛分布,其储量也相当丰富,但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进入开发中后期的油藏含水率不断升高,开采难度不断加大,但油藏的剩余油仍然有一定的价值,原有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和开发方案已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的开发需求。因此,进行油藏开发中后期调整研究,特别是对薄层底水油藏这类特殊的油藏,对促进薄层底水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疆陆梁油田K1h27-5高渗透、薄层砂岩底水油藏为研究对象,首先对K1h27-5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评价,得出K1h27-5油藏目前面临水驱开发效果较差,部分水平井产量较低等问题,并对导致油藏分区生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探究。针对该油藏开发中后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充分利用大量穿层井测井解释数据等资料,开展了地质、测井、油藏工程、数值模拟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应用油藏精细三维地质建模、数值模拟技术,精细解剖了透镜体底水油藏,深化认识油层分布,并利用油藏穿层井测井解释数据对构造模型、属性模型和水淹层进行了验证,在实现了符合要求的生产动态历史拟合以及模拟水淹位置、厚度与实际结果吻合较好的基础上,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与水驱规律,得出油藏剩余分布特征。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油藏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计算,得出油藏合理注采比和不同有效厚度水平井的最佳提液量,并结合油藏实际特征和剩余分布规律开展了多种调整方案设计和预测,通过对不同调整方案的油藏累产油量、油藏含水率以及单井累产油等数据对比分析,确定以提液和补孔为主要调整措施的综合调整方案为最优调整方案,方案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预测生产10年后,油藏累产油量达到32.38×104t,累计增产4.62×104t,综合含水率达到95.84%,采出程度为34.15%,比基础方案提高4.87%,初步取得了这类油藏开发调整的技术思路。通过对陆梁K1h27-5薄层底水油藏系统地研究,为油藏后续如何进行调整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技术依据,为改善陆梁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也为国内外类似油藏发调整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