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07例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其短期预后(3个月)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的107例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四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探讨影响患者短期预后(3个月)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模型筛选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在随访的3个月内,107例肝衰竭患者中67例死亡,病死率为62.6%,死亡组平均生存期为(23.60±14.49)天。肝衰竭并发症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染69例(64.49%),肝性脑病56例(52.34%),肝肺综合征33例(30.84%),肝肾综合征21例(19.63%),消化道出血17例(15.89%)。2.肝衰竭证型总体分布湿热发黄证所占比例为41例(38.30%),其次为瘀热发黄证31例(29.00%)、阳虚瘀黄证20例(18.70%)、气虚发黄证15例(14.00%),4种证候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中医证候出现频次较高且在生存组与死亡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为:出血(鼻衄、呕血、便血、皮下瘀斑等)、大便干结、腹壁青筋显露,P值分别为0.013、0.016、0.009。4.肝衰竭生存组与死亡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17,P=0.000)。将中医证候积分作为协变量引入ROC模型,当约登指数0.442时曲线下面积最大AUC 0.748(95%CI 0.657~0.838),最佳临界值为29.5分,灵敏度64.2%,特异度80%。5.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BUN、Scr、Scr-7、CRP、Cys C、Child评分、MELD评分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根据ROC曲线分析,PCT、CRP、BUN、Scr、Scr-7、MELD评分预测肝衰竭临床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7(95%CI 0.587~0.806),0.771(95%CI 0.601~0.942)、0.622(95%CI 0.514~0.731)、0.622(95%CI 0.513~0.731)、0.790(95%CI 0.619~0.889)、0.617(95%CI 0.508~0.726);6.Scr-7与CRP共同预测肝衰竭临床结局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95%CI 0.803~1.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66.7%,此时约登指数最大,即0.667。6.Scr≥65.55umol/L时,预测肝衰竭患者短期临床结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6%、42.5%;Scr-7≥87.29umol/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83.3%;BUN≥3.21mmol/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1%、37.5%;CRP≥19mg/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45.7%;PCT≥0.47n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3.7%、63.2%;MELD≥2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55%。结论:1.中医证候积分越高,死亡风险越大,其中出血、大便干结、腹壁青筋显露是影响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临床预测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指标:PCT、CRP、BUN、Scr、Scr-7、MELD,其中Scr-7与CRP共同预测时具有更高的价值,说明肾功能受损、PCT及CRP是影响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