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数据分析的滇西北燥证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20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云南省科技厅项目“基于古今文献数据分析及临床调查的云南燥证证治规律研究”的一部分内容。论文首先讨论了燥证的概念、临床表现。指出燥证,是一类以津液减少,甚则枯涸为主要病理机制,以干燥性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医证候。并认为燥邪和津液损伤是产生燥证的主要原因。总结了燥证的源流和古今研究状况。并对地域性燥证系统研究还不足、云南燥证系统性研究缺失等现状进行客观分析。其次,分析滇西北地区气候特点,认为滇西北地区特有的干燥、低压缺氧、紫外线强等因素,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一定影响。最后,借助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对滇西北地区(保山、迪庆、大理、香格里拉、腾冲)医院门诊及住院部中具有“燥胜则干”特征的病人进行临床调查,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结合应用中医学理论知识,分析数据结果。总结了解滇西北燥证的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以及分析讨论了滇西北燥证同滇西北地域、气候、人们生活习惯的关系;总结了滇西北燥证的治法方药规律。旨在为云南燥证系统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为云南燥证相关疾病中医药防治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结论:(1)云南滇西北地区燥证,主要证型有:肺卫皮孔燥证、风燥犯肺证、肝热肺燥证、脾湿胃燥证四证。兼见证型有膀胱湿热、心肾阴虚证。(2)滇西北燥证特点:○1外、内燥皆有,以外燥为主。多见外燥引起的肺燥之症,同时可见由内燥引起的心脏、肾脏、肝脏等与燥相关的症状。○2燥湿相兼,脾湿胃燥明显。○3肾气易虚,肝火易亢。(3)滇西北地区干湿明显的气候特征,是形成云南滇西北地区燥证的主要病因。(4)滇西北地区人群长期生活在地层多石灰岩,保水性质差,海拔较高,太阳紫外线辐射强,风力大,气温高这种环境中,燥邪灼伤津液,更易感受干燥之邪。(5)滇西北地区燥证罹患病者中,多饮食偏嗜辛、咸。(6)滇西北用药以清热、理气、补阴、平喘、调肝等为主。且多寒、多温、多甘、多辛。(7)与中原地区燥证治疗用药相比肝经用药偏多。(8)滇西北燥证治疗大法主要有6种:○1宣卫利窍,调营润燥法○2宣肃肺胃,滋阴润燥法○3生津增液,敛阴润燥法○4填精养血,滋阴润燥法○5化湿涤痰,祛除燥结法○6和营达卫,解肌润燥法。
其他文献
稀土元素具有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能等作用。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国家工程中心现已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强、耐热、耐蚀等性能的含
民法学上关于身份行为的概念、属性和效力等诸问题,学者均有不同认识,整个民法研究领域的基本状态是重财产法研究,轻身份法研究。身份法领域亦是如此。法律行为已然是婚姻、
明成祖统治时期(1402-1424),即洪武三十五年至永乐二十二年,此二十二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明成祖朱棣总体而言遵循祖制,废止了建文新政的内容,沿用了洪武时期架构的法律框
本文在前人调查研究和笔者自身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部分地区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特点,针对教育落后地区,从学科、学校、教师、社会、家庭等方面总结归纳出相对应的物理"学困生
我国教育市场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规模巨大并逐渐成熟。但在教育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缺少经营化发展方式的缺陷性特点。作为教育经营者,在确立教育经营概念的基础上,应深
碎屑锆石年代学在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物源示踪、重建古地理以及恢复区域构造一沉积历史的重要手段。在对碎屑锆石数据进行分析及解释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假设,其中
全媒体不仅以巨大的创新性和优越性打开了传媒发展的新天地,而且以突出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带来了传播活动、传媒运营的新难度,并对媒体的战略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产业运营
民事恶意诉讼具有诉权行使的表面特征,但却隐含着非正当的目的追求。由于诉权是公民权利救济和启动国家司法权的中介,民事恶意诉讼司法规制的正当性需要从公民诉权保障和限制
针对高校教师绩效,可以从结果、行为和潜力三个方面进行考量。结果绩效侧重于高校教师绩效目标的达成,行为绩效侧重于高校教师在绩效过程中的行为能力和态度表现,潜力绩效侧
现在,管道输送已经成为了矿物类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而管道输送的核心执行及唯一动力机构是往复式高压活塞隔膜泵,需要重点监测和维护,其中单向阀是整个高压活塞隔膜泵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