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版权是包括主权利及其多种附属权利在内的复合权利。本文中“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指在首次使用过版权的第一种权利之后,一般为纸质版的复制、发行权,再度开发利用其一种或多种权利,一般称为附属版权,如翻译权、电子版权、网络传播权、作品改编权、影视摄制权、书中形象使用权等,来增加其经济与社会效益的行为。“版权资源增值利用”中“增值利用”的含义,是指除初次使用之外的再次使用,但一般不是指同一种具体权利的反复使用。本文中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客体,主要限于书刊。版权产业发达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版权资源的开发利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这些国家的出版企业一般都设立了版权机构,对版权经营进行集中管理,使得版权产业链得以延伸。此外,版权产业发达国家的出版企业都很重视通过版权输出来赢取出版利润。现在,全球图书版权贸易的收入,已大大超出了全球图书产品直接贸易的总收入。与版权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版权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主要表现是,许多出版企业只注重作品复制、发行权的使用,而忽视了再次开发利用由作品主权利衍生出来的多种附属权利,大量的版权资源被闲置与浪费。一方而是因为出版企业本身缺乏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意义的深刻认识,没有掌握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方法和策略,没有形成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能力;另一方面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版权增值利用的政策环境。我国出版企业首次使用的一般都是作品纸质版的复制、发行权,但这种利用方式获取的利润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下出版行业的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图书出版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而版权的增值利用的一般都是附属权利,大力开发利用多种附属版权不仅能增加出版企业的利涧,而且省去了首次版权开发的各种成本,达到了出版企业低投入高回报的目的,可以提高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变传统出版企业赢利艰难的局面。本文提出“版权资源增值利用”这个概念的目的,就是要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方法与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推进出版企业对版权资源的深度挖掘与使用,以提高我国版权资源利用的效益,促进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全文共分为7个部分。1、引论部分。界定了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概念,构建了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模型。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笔者在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的过程中,发现与“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直接相关的论文极少,所以根据“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内涵,扩大相关检索范围,从版权贸易、附属版权、数字版权,版权保护等方面分类进行检索,再总结归纳。2、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理论基础与法律依据。本文运用了营销学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长尾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各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启示,这些理论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充实了研究的理论体系。本文还以《合同法》、《著作权法》和《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相关规定,作为法律依据,这些法律依据为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国内外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状况。首先概述了版权产业发达国家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现状及动因。其动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新经济形态的形成;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完善的版权法规与政策。之后纵观我国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状况。最后,将我国与国外的现状对比,找到我国在这方存在的差距。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对版权资源的增值利用不够重视;很多出版企业不具备跨媒体经营的能力;版权产业链还不够完善;在版权贸易方面重引进轻输出;版权营销的环境不够理想;版权代理机构不足。4、出版企业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模式研究。提出了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出版企业自己直接进行开发利用,包括除初版之外的其他纸质版本的出版、自办数字出版、自办网络出版、自生产衍生品等;二是通过将附属版权转让或许可给他人使用,来间接实现版权资源增值利用。包括除初版之外的其他纸质版本出版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报刊连载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电子出版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网络信息传播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翻译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改编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影视摄制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表演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书中形象使用权的转让或许可使用等。并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两种基本模式进行了成本与效益分析,用以确定这两种增值利用模式的条件与可行性。出版企业对版权资源自己直接进行开发利用的成本较高,因为除其他纸质版本的出版以外,出版企业自行利用附属版权一般都需要重组机构、引进人才、添置设备,并因此而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这种增值模式一般比较适合于,具有跨媒体经营能力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而且系列化传媒集团最有可能通过这种增值模式实现版权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如果一个出版企业的力量和资源有限,无法充分利用自己拥有的版权资源,则可以把某些自己无法利用的附属版权转让或许可给其他单位使用,还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开发利用附属版权,间接实现版权资源的增值。这种增值利用模式的成本比用在书刊发行或出版企业自行增值利用的成本都要低,而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却很大,再加上这种低成本的增值方式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潜力十分巨大,有待于深入开发。据估计,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如果附属版权的销售实施得体,出版社的利润可以在图书发行所得的基础上增长15%。5、出版企业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策略研究。正确的策略更有利于版权价值的开发利用,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出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市场环境,有选择地使用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案。本文为出版企业提供的相应策略有:组织和队伍建设策略、掌控版权资源策略、版权国内外销售策略、跨媒体经营策略、版权产业链构建策略等。6、促进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政策供给研究。由于我国的版权产业还处在发展初期,因而需要一系列倾斜性和保护性的政策来扶持。本文对促进我国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政策提出的建议有:促进版权资源深度开发利用的政策,包括鼓励组建出版集团,帮助出版企业融资;促进版权资源转移开发利用的政策,包括完善版权保护的法制建设,制定合理的版权税收政策,发展版权代理制,完善我国的版权登记与公示制度,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建立版权产业统计制度,对版权外销给予财政支持,成立版权贸易协会等;并提出了在实现版权资源增值利用中,维护出版企业与作者之间、出版企业与公益性图书馆之间、传统出版企业与数字出版商之间利益平衡的政策建议。7、结语。对全文的梳理与对未来的展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提出了“版权资源增值利用”的概念与理论框架(2)综合运用了营销学理论、规模经济理论、长尾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充实了本文的理论方法体系。(3)对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模式进行的逻辑归纳。(4)提出了在版权资源增值利用政策供给中,合理处理出版企业、作者、公众三者之间利益平衡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