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美国媒体上有关中国的经济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示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批评性语篇分析最初起源于福勒等人于70年代末提出的批评语言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的话语研究方法,它将语言视为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并且关注社会和政治统治在文本和话语中重现方式。简单地说,批评性语篇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各种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媒体语篇特别是政治语篇,是批评语言学者特别关注的一个非文学领域。相比之下,经济类语篇则少有学者关注。然而,政治语篇往往表达出比较明确的意识形态,读者要识别它们并不难。不同于政治语篇较强的倾向性,经济语篇经常被认为是较为客观的。鉴于前人的批评性语篇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新闻语篇,而对经济新闻少有涉猎,本文将以美国新闻媒体对中国的经济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批评性语篇分析。本文选取《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两份报纸2012年期间对中国经济进行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批评性分析。新闻语篇,特别是国家主流媒体的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定利益阶层的的意识形态,《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作为美国的两大主流媒体,在公众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美国媒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此,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将在费尔克拉夫的三维模型框架内开展。基于此模型,研究分三个阶段:描述,阐释和解释。本研究所使用的分析工具主要来源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方面,通过对语言使用三个层面的分析,本文希望能对批评性语篇分析在经济方面的研究做一些补充。实践方面,本文希望能增强读者的批评语言意识,以便更好在应付当今语言对社会生活的广泛介入而产生的一些问题。研究发现,经济新闻报道并非声称的绝对客观公正,在西方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它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政治集团和权力集团的利益驱动。看似客观公正的经经济新闻,实则含而不露地表达各种意识形态,对读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读者应该提高自身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增强批评语言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