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菊苷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癌效应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um184015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拟通过体内、体外实验证实松果菊苷抗乳腺肿瘤的能力,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通过采用MTT试验,克隆形成试验,划痕试验,侵袭以及迁移试验,以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处理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DA-MB-468,综合判断松果菊苷的抗乳腺肿瘤能力。然后,通过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松果菊苷对不同信号通路的抑制或激活效应。并在此结果基础上,我们以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处理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收集细胞并提取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同时收集细胞提取RNA,并反转录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靶基因的表达,综合判断松果菊苷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效果。进一步,我们以MDA-MB-231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松果菊苷的体内抗肿瘤能力,并验证了其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效果。结果通过采用MTT试验,克隆形成试验,划痕试验,侵袭以及迁移试验,我们发现松果菊苷能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系细胞增殖能力,细胞侵袭以及迁移能力,充分表明松果菊苷在体外试验中有着显著的抗乳腺肿瘤能力。接着,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试验,我们发现松果菊苷能显著性的抑制Wnt1所诱导的TopFlash报告基因活性增强,而对NFATc所激活的NFAT报告基因活性并无明显抑制作用,推测松果菊苷可能通过特异性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抗乳腺肿瘤效应;为了进一步验证松果菊苷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能力,我们用不同浓度的松果菊苷处理MDA-MB-231和MDA-MB-468乳腺癌细胞系,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表达,发现,松果菊苷处理后呈浓度依赖性的降低磷酸化LRP6(s1490),LRP6,磷酸化以及非磷酸化DVL2,活化的β-catenin(ABC)以及总的β-catenin。并通过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著名的靶基因,我们发现,松果菊苷能显著性降低LEF1,CD44,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水平,综合以上结果我们判断松果菊苷能显著降低MDA-MB-231和MDA-MB-468乳腺肿瘤细胞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最后,我们采用MDA-MB-231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了松果菊苷在体内的抗乳腺肿瘤能力,并同时检测了其对MDA-MB-231移植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我们发现松果菊苷明显抑制了MDA-MB-2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同时伴随着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显著性抑制。结论我们的研究证实了松果菊苷在体外及体内均能显著抑制乳腺肿瘤细胞的发生与发展,并且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松果菊苷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抗乳腺肿瘤药物,这将为以后的临床研究与肿瘤治疗提供很好的理论依据与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红外晶体材料应用的推广,对红外晶体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红外激光在民用和军事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而要获得红外激光必不可缺的就
已有研究采用行为实验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相关,但未揭示其大脑机制。本研究采用resting-statef MRI技术,相关和路径分析探索人格如何通过影响静息态自发脑活
每一届世博会都是新技术、新材料、新设计思想的实验场,每一届世博会场馆的设计,都会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风向标。2020年迪拜即将召开世界博览会,本次世界博览会的主题定为“
研究背景: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是由多因素所引发的迅速和严重的肝损伤,临床上如何治疗ALF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现阶段治疗ALF最有效的方法是肝脏移植,但其受到供体短缺和手术费用高昂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常规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作为一种新兴细胞移植疗法,成为了治疗ALF的研究热点,然而,研究表明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也有了迅猛发展,在季节性冻土区有一大批隧道正在运营或建造。季节性冻土区隧道外界的温度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寒冷
目的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中最常被诊断出的癌症,且多数被确诊后的患者会继续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并且症状通常会持续至少一年,其中疼痛,疲劳和绝经后症状为最常见,这些症状的识别和治疗是临床面临的主要问题,因为这些症状会损害患者健康及其相关的生活质量,且可以在任何年龄发作,但通常最常见于中年女性。由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过去几年中乳腺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目前针对不同亚型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中,所使用
腘动脉属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常见病变部位,累及股腘动脉病变的患者占下肢动脉病变的比例较高。血管腔内血运重建术是目前西医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随着药物涂层球囊的出现,虽然可降低下肢血管腔内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提高目标血管通畅率,但由于腘动脉解剖结构的独特性,发生术后目标血管再狭窄、闭塞的几率较高。目前中医中药在治疗下肢动脉缺血性疾病方面疗效较好,但针对以腘动脉病变为主患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背景:脑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又称“脑梗死”(brain infarction),是由于大脑供血的动脉阻塞,导致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进而产生相对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发病率占脑卒中总数的60%~80%[1]。中国卒中协会2015年首次发布的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2],我国每年约新增270万新发脑血管病患者,每年约130万患者死于脑血管病
目前高柔结构是主要的设计建造结构形式,也是今后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传统的高柔结构抗震设计仅考虑地震动水平作用,有时还会考虑地震动竖向作用,然而大量震后结构响应研究
沉积物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对于各种污染物质在沉积物中赋存和迁移有重要影响,是影响地下水水质的重要因素。然而,由于沉积物中DOM成分复杂,难以准确表征,提取难度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