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结合青少年所处环境中的应激水平、个体应激反应基础探讨应激相关因素在青少年冲动性攻击行为中的作用。
方法:对107例某工读学校男性学生按近半年内攻击行为次数、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和修订版BIS冲动量表(BIS-11)总分分为冲动性攻击行为组(53例)和对照组(54例)。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评估其环境应激水平,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特质应对方式(TCSQ)评估其心理应激应对机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晨7:00血清皮质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评估其应激反应系统基础活性。
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冲动性攻击行为组家庭结构不完整比例较高(P<0.01),家庭亲密度(P<0.01)、组织性(P<0.05)分值较低,矛盾性(P<0.05)分值较高;他们在人际关系(P<0.01)、受惩罚(P<0.05)、健康适应(P<0.01)方面的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较高。②具有冲动性攻击行为的青少年在精神质(P<0.01)、神经质(P<0.01)、消极应付方式(P<0.01)上得分较高;③冲动性攻击行为组青少年晨7:00皮质醇(P<0.01)、ACTH(P<0.05)浓度低于对照;BDNF浓度在两组中未见明显差异(P>0.05)。
结论:青少年冲动性攻击行为与个体所处环境中的应激水平较高,个体心理应对机制、生理应激反应活性不足有关,应激可能通过影响个体应激应付能力最终影响冲动性攻击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