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众观是唯物史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与观点,因而为无产阶级政党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过程中所始终坚持。毛泽东同志作为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继承、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群众观,确保了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成功。本文将毛泽东群众观概括为: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依靠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在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历史征程中,赋予群众观新的时代内涵,发展与弘扬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使其成为党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价值取向与实现中国梦宏伟目标的思想基石。本文将习近平群众观概括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两者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相异性,其相同性表现为:二者在坚持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了解到人民利益至上、广大人民群众占据主体地位、我们党必须一贯延续和维护与广大人民群众血与肉的密切联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等四个方面是相同的。其不同性表现为:二者在人民群众内涵认识、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形式、推进群众工作制度化建设、实现群众根本利益的途径等四个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比较、分析毛泽东、习近平群众观,我们可以以一个新的视角总结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群众观传承与创新的历史脉络,并从中得出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对党做好群众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群众观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与时俱进地深化对群众观的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群众观、走好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