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由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以及农业比较效益低,直接引发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甚至“过量”的外流。截至201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已达到2.6亿,比上年增长3.9%。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趋势明显。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农业从业人员中,50~60岁的占到21.3%,60岁以上的占到11.2%。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数量日益减少,农村留守人员文化素质偏低,老年劳动力掌握农业科技的意愿和能力明显不足,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消极影响。在耕地资源十分稀缺的情况下,我国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的压力正在增大。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在讨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时,偏重于资金、生产技术、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创新等方面,而对人的因素关注不够。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使人们普遍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无限供给的,农村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解决今后谁来种地,怎样科学种地,是我国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四川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劳动力资源较丰富的大省。由于四川地处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城市而言存在显著不足,城乡社会发展差距较大。为了寻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机会,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开始向大城市和沿海地区转移,且转移规模逐年增大。同时,“十二五”时期四川省农村新增劳动力从2013年起将出现绝对数量减少的趋势,再加之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的逐年增加,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明显。笔者2012年对四川省8个乡镇13个村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调查点外出务工人数占全部人口的31%,占全部劳动力的60%。在所有被访问的村民中,年龄在56岁以上的占56%。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女性化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给四川省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与自己国家国情相适应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产生的原因。我国自然条件、物质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和计划生育政策条件的特殊国情是造成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直接原因,而农业比较效益低、城乡社会发展存在巨大差距、城乡发展机会不均等以及支农惠农政策无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是导致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根本原因。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制约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给农业生产带来消极影响。首先,由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导致农业生产者劳动能力弱化,投入农业生产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土地粗放经营、撂荒现象普遍。其次,老龄劳动力体力和文化素质的不足阻碍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和现代化进程。第三,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使农业劳动力短缺,从而农产品供需缺口增大造成农产品价格上涨,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成本,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确保粮食安全及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长期趋势下,我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挑战。首先,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步伐,把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对象。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吸引返乡农民工回乡从事农业生产,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农业技术培训。其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向种田能手、种养大户以及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充分发挥种养大户、农机大户以及返乡农民工等的才能,鼓励其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第三,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广和发展农业机械化,对不同地区的购机补贴和作业补贴采取不同的补贴标准。此外,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第四,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特别是规模经营的补贴力度,逐步提高农业经营的比较效益。第五,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在不同的区域确定相应的发展重点,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发展高效、优质的现代农业。本人通过问卷调查和村干部访谈的方式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获得的一手数据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劳动力的实际情况。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一是首次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标准进行了界定;二是对四川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以及产生的原因有一定的分析;三是研究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来源,认为返乡农民工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来源,为我国在培育农业后继者方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