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参五子丸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garetclou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红参五子丸治疗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防治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西医原发性甲减及中医脾肾阳虚型甲减诊断标准的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女25例,男14例,最小22岁,最大65岁,平均43.87±12.51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平均病程5.02±1.98年;对照组38例,女28例,男10例,最小21岁,最大64岁,平均43.10±12.5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9年,平均病程5.11±2.01年。治疗组给予红参五子丸加左甲状腺素钠片模拟剂,红参五子丸每次10粒,每日3次,饭后服药;左甲状腺素钠片模拟剂每次50μg,每日1次,饭后服用。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加红参五子丸模拟剂,红参五子丸模拟剂每次10粒,每日3次,饭后服药;左甲状腺素钠片每次50μg,每日1次,饭后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中医证候改善情况以及血清TSH、FT3、FT4水平变化,并判定其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病例在平均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主要症状、中医证候总积分、单项证候积分、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比较:(1)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9.74%;对照组总有效率86.84%,两组间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3)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组内治疗前后证候总积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证候总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4)单项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组内同一症状证候积分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同一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颜面浮肿、性欲减退、纳呆腹胀)单项证候积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5)治疗后两组血清FT3、FT4均有升高,血清TSH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甲状腺激素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3.安全性比较:经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变化。结论:此次临床观察采用了随机、单盲双模和阳性对照的试验方法,通过观察研究可知,红参五子丸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可提高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并通过3个月的治疗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得到显著改善。观察得出,红参五子丸可明显缓解脾肾阳虚型甲减患者的主要中医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畏寒肢冷、颜面浮肿、性欲减退、纳呆腹胀),并可升高血清FT3、FT4水平,降低血清TSH水平。综上所述,红参五子丸在治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对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随机单盲对照的临床试验研究,观察和比较养血活血汤与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养血活血汤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观察温阳通脉法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肾虚髓减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探索其适应症做准备。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60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中,核因子KB的表达与临床病理不良预后参数、耐药相关因子和生存预后之间的相关性;探求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两者预后的差异及其与核因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常用中成药的使用状况,并分析其使用的合理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份某院神经内科所有出院病人的资料,从中成药的使用率、药物经济学、合理性以及患者用药监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恶性倾向的危险因素、超声造影表现及其在鉴别良、恶性息肉样病变中的应用。方法收集356例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手术病理与术前超声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
精准教学为高职院校提供了一种以数据诊断决策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分析精准教学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智慧技术,构建了智慧教学环境下的高职院校精准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中
目的报告国内较为罕见的先天性分裂手畸形病例的临床分型和治疗。方法将我院手外科1998年4月至2003年4月所收治的6例11侧先天性分裂手畸形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意在对先天性
采用心理测量范式探讨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建构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理论模型。首先提出大学生体育活动风险认知特征包括灾难性、恐惧性与可变性等方面,然后分析个体差
处方脚注是中药处方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药学家非常重视中药脚注。《皇帝黄帝内经》半夏秫米汤强调的炮制法、煎法、服法,是关于中药脚注的最早记载;《伤寒论》丰富了
目的:为了更好地控制麦冬的质量。方法:用TLC法比较了来源于麦冬和山麦冬属植物药材的差异,用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了10批样品总皂甙的含量。结果:不同来源地和不同等级的麦冬总皂甙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