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尔滨市是全国重要工业基地,也是黑龙江省经济贸易中心和对外开放窗口。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供需平衡及采补平衡的矛盾依然很突出,地下水盲目开采现象严重,亟需开展地下水资源评价研究工作和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通过开展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研究工作,全面掌握哈尔滨市地下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为政府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对研究区内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资料的收集,在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抽水试验、地下水动态监测及水质分析的工作基础上,选取研究区内第四系孔隙水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含水层系统和地下水资源量进行综合。查明了地下水含水系统空间结构分布规律、边界条件、富水性、导水性、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水化学性质及补、径、排条件。计算了地下水天然资源量、允许开采量;评价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确定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开发方案。查明地下水环境状况、地下水污染现状、污染源、地质环境条件;重点查清隔污层的厚度、空间变化特征;对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城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科学管理提供地质依据。通过计算得到研究区天然资源量8.36×108m3/a,总的可开采资源为7.6×108m3/a,总体上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并未超采。经预测,2020年研究区区地下水需水量将达1.69×109m3/a,将有9.35×108m3/a需要境外取水或增加新建水源地解决,所以必须加快供水工程的建设,开展新水源地勘探工作,为城市突发供水危机提供应急供水保障。研究区地下水原生环境较差,铁、锰普遍超标。受人类生产、生活所施用化肥、农药及工业污水排放影响,地下水中NH4、NO3、NO2含量超标严重,致使研究区占总面积60%地段地下水环境质量为较差区,主要是NH4、NO3、NO2及总硬度严重超标所致,约占总面积30%地段为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地下水环境质量优良区仅为187.5km2,占总面积1.8%。采用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各类地下水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环境质量优良区(Ⅰ区)分布于哈尔滨市呼兰区北部白奎—西井一带,面积约27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2.7%。地下水环境质量良好区(Ⅱ区)分布于呼兰区北北莲花乡—大用、哈尔滨市区以南的新农镇、五家镇平房区、新华镇及阿城区以东大部分地带以及双城市杏山镇至兰陵镇一线,面积约1501.56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7%。该分区内NH+4、NO-3含量较Ⅰ区升高;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好区(Ⅲ区)分布于呼兰区北部许堡镇一带,面积187.5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8%,该区内NH+4、NO及总硬度含量较区升高;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Ⅳ区)分布于区内大部分地区,面积约8207.88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5%该分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较差,主要受污染指标NH+-4、NO-3、NO2、As的影响,与人类生产生活所施放的化肥农药、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等有关;地下水环境质量极差(Ⅴ区)面积较小。针对本次研究成果,提出了相应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