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对于国土管理而言,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首先要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在土地资源供需形势日益严峻,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如何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在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都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给予厚望。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无疑是一项既可以有效盘活农村建设用地,实现农村居民点的集约高效利用,又可用整理出的耕地及建设用用指标来摆脱城市发展中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困境,一举多得、多方共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的土地利用政策。因此,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探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以湖北省枣阳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对枣阳市的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并对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进行了测算,最后以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结果为依据,对枣阳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布局进行了研究,达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理论深入实践,科学指导土地利用活动的目的。论文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在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同时,农村居民点用地却普遍存在粗放低效利用的现象,至本轮规划期末的2020年,仅枣阳市中心城区就有846.14公顷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指标缺口,而同时枣阳市人均居民点用地却达到了270.02m21人,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有很大的整理潜力。(2)采用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法对枣阳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至本轮规划期末(2020年),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为10766.67公顷。(3)根据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释放的因素特点,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相关指标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个指标权重,对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潜力进行了修正,得到至2020年,枣阳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为6441.75 hm2,占理论潜力的59.83%。(4)依据的土地自然生产能力、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差异,将枣阳市16个镇(办、场)评价单元划分为划分为高生产高发展、高生产低发展、高发展低生产和低发展低生产四类分区,依据此分区结果指导枣阳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布局。对于高生产高发展区应当优先设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对于高生产低发展区应当与区外共同组成异地挂钩项目区,对于低生产高发展地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应当以满足自身发展所需的城镇建设用地为目的,为限制异地挂钩区,对于低生产低发展区域则不建议设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