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经济从2012年开始增长速度减慢,2015年基本增速稳定,即新常态,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需要转化,发展方式需要转变。地方政府对转变经济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财政支出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提高,伴随着新常态的要求,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也应进行转型,着重发展民生建设已成为新常态下的基本要求,政府应摒除过去以GDP增长为导向的财政支出模式,大力发展民生建设。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为应对变化了的财政支出统计口径,将财政支出主要分为经济建设性的支出、社会性的支出以及公共服务类的支出三类,主要讨论了代表社会性支出的指标,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医疗、社会保障,通过研究财政支出结构,可以发现我国的财政支出这些年来依然存在着结构性偏好现象。虽然自从新常态以来,中央要求地方政府着重建设民生,提高社会的总体福利水平,地方政府在代表民生性支出的项目上提高了支出比重,但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民生支出项目投入仍显不足。接下来,论文在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背景下研究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内在机制,理论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受到中央对考核指标力度的影响,并且指标本身的考核明确度也会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论文在理论研究基础之上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对理论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统计软件Eviews7.2对省际面板模型进行估计,首先分别对经济类和社会类项目支出进行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地方政府由于我国的分权制度偏好经济类支出忽视社会类支出。接下来对代表民生支出的财政科目进行了检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第一,从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来看,模型的回归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即当中央对考核指标具体化并加大考核力度时,地方政府会加强在该指标项目上的投入。第二,分析结果发现,从新常态以来,地方政府对医疗支出项目投入有所加强,而其他代表民生支出的项目投入仍显不足,我国应该完善考核机制,对代表民生性的项目加大考核力度,提高民生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