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或Fuscoporia obliqua)属于多孔菌科褐卧孔菌属。桦褐孔菌分布于北美、芬兰、波兰、俄罗斯、中国黑龙江和吉林省。桦褐孔菌具有抗肿瘤、抗艾滋病病毒、抗突变、降低血糖等功效。桦褐孔菌富含大量的三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和类固醇有改善血液循环、调整血压、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桦褐孔菌对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桦褐孔菌多糖对肝癌细胞株具有抑制增殖作用,但桦褐孔菌对心血管作用及肝保护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肝部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同时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也高于其他的疾病。因此开发能够有效预防治疗此类疾病的药物是十分必要的。为了研究桦褐孔菌对心血管与肝保护的治疗作用,本实验从两部分做了实验。首先进行了肝保护方面的实验,肝保护是在肝病没有真正威胁人类健康的时候进行有效的预防,加强保健,为人类健康长寿作出贡献。我们使用D-氨基半乳糖和内毒素合用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每日对小鼠灌胃,以血清中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测定指标进行了实验。其次对桦褐孔菌进行醇提,并对提取后的各个萃取部分—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了单体分离。用单体进行了WST-1实验,确定化合物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桦褐孔菌醇提后的各个萃取部分中,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对小鼠的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为肝保护有效部位。(2)采用反复的硅胶柱层析对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共得到9个晶体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以及1H-NMR、13C-NMR和MS等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8个化合物的结构,它们分别是分别为白桦脂醇(Ⅰ);5,6二氢麦角甾醇(Ⅱ);羊毛甾醇(Ⅲ);桦褐孔菌醇(Ⅳ);栓菌酸(Ⅴ);甘露醇(Ⅵ);烟酸(Ⅶ);3,22,25三羟基羊毛甾醇8烯(Ⅷ);(3)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6进行的WST-1试验结果表明,对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活力有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