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国初期,作为前国民党政权首都的南京市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内外局势极为复杂,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谣言在市民中流传,国民党特务分子活动猖獗。南京市的宣传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宣告解放。在中共南京市委的领导下,宣传部正式成立,下设宣传科、教育科、文艺科等科室。1950年10月,又成立区宣传委员会,以统一区一级宣传工作部署,防止多头领导,更好地协同配合宣传工作开展。1951年8月,南京正式建立起了覆盖全市的宣传网,组成以各级宣传员、报告员为骨干的多层次、多渠道、纵横交错的宣传工作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宣传工作的开展。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社会力量的动员统合发挥了巨大作用。南京市的宣传工作机制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决策,以编写工作计划为中心,中国共产党极力强调宣传纪律,通过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和审查制度来保证权力的收束和集中;其次是执行,在长期宣传工作中,中国共产党总结并推广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包括对宣传人员进行培训、开展运动式的宣传(这期间往往依靠宣传员的个人能力和工作热情)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修正。最后是有效的反馈机制,包括对执行情况的汇报与总结。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理论宣传、中期目标宣传和短期目标宣传。理论宣传着重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从培养党的理论干部入手,训练了一批报告员和宣传员;南京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马列主义课程,农村地区则派宣传员进行集中讲解,在开展文化教育的同时进行政治灌输。中期目标宣传以中央的路线、方针为宣传内容,如“一边倒”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宣传即属此例。这种宣传往往在持续数年时间,一般采取每隔一段时间集中宣传一次的方式进行。短期目标宣传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一事一宣”的传统,对民众进行政治动员。以南京市镇反为例,通过动用广播、宣传册、电影、展览会等各种形式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和动员,沉重打击了反革命势力,有力配合了镇反工作的开展。宣传方式分为口头宣传、文字宣传和文艺宣传三种,口头宣传包括报告会、演讲会、控诉会、座谈会、口号等等,这些方式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因而使用次数最多,范围最广。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宣传方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包括报告会预先彩排、控诉会的苦主遴选、座谈会的气氛导向和口号的拟定等,这些都有程式可以遵循。文字宣传包括报纸、小报、传单、黑板报和标语等。中国共产党有着丰富的办报经验,南京的《新华日报》初创即获得了广泛认可,成为市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其余的方式往往在宣传中作为辅助手段使用,对宣传工作的开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文艺宣传方式包括歌曲、电影、戏曲和广播。这些方式作用于人的潜意识,让民众无时无刻不被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话语所包围,不知不觉间即接受了其主张。建国初南京市开展的宣传活动数量之多,难于统计,但基本都符合以下的模式,包括活动决策,宣传策略制定,宣传人员培训和彩排、运动式宣传和总结反馈。南京市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南京市粮食统购统销和贯彻婚姻法这三个宣传个案均符合这一模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共产党对这一宣传工作模式的运用逐渐纯熟。经验的积累则表现为对宣传工作以往缺点错误的不断修正。建国初南京市的宣传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扭转了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消极态度,建立了政权的合法性认同。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动员了民众参与政治运动和国家建设,树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刷新了南京的社会风气。然而由于时代的制约,这些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