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出发探讨诗歌翻译。通过阐释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在翻译批评中检验其适用性,本文作者认为:功能派翻译可以也应该适用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活动。与以往的翻译理论不同,功能派翻译注重动态的翻译过程,并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对等观”的“合适度”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多数传统翻译方法从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现象和活动,而功能派翻译理论从行为理论出发,视翻译为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评价这个活动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看翻译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就是说,目的决定手段,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译者的主动性。然而,功能派翻译从创立以来就一直受到批评,涉及到文学翻译时尤其如此,很多学者认为文学翻译没有目的性,译者的职责仅限于尽可能地把原文中的信息移植到译文中去。文章接受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精华,注意到不同的翻译家会对同样的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读者也会对译文有不同的期望,从而会产生不同的译文。除此之外,翻译过程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作为原文本的读者、进行翻译活动的专家和发起人、读者、原文作者和他自己之间的协调人员,起着最重要的作用。翻译过程不是从一个文本到另一个文本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诗歌翻译因其本质特性尤其如此。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诗歌翻译和诗歌翻译批评应采取描写性更强的态度。文章运用功能派翻译理论分析中国古典诗词《声声慢》的四个英译本,把“翻译纲要”作为诗歌翻译的指导原则,把“合适度”作为诗歌翻译批评的标准,认为以“挑错式”、“经验随感式”的标准对译本进行批评,得出哪个译本优于其他译本并无多大裨益;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译本,发掘影响译文的因素和导致现有译本产生的原因可能更有意义。也就是说,在把焦点放在静止的翻译结果——译本的同时,也要注重译者起着重要作用的动态翻译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