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环境的瞬息变化使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历史成本显然已无法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而能较好适应市场环境变化以及具有较高相关性的公允价值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世纪50年代美国会计程序委员会在研究公告中引入公允价值概念,我国也在20世纪90年代加快了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并于90年代末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概念。随着公允价值在各国的不断应用,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也随之产生。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一新的计量属性存在主观性强的致命弱点,所以必须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以减少计量的主观性,使其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是指各监管主体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应用先进的监管技术,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进行监督和管理,以保证公允价值在资本市场中得到恰当的应用,进而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和实现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公允价值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大多数市场参与者认为公允价值难辞其咎,而SEC通过研究发现金融危机的根源不在于公允价值的应用,而在于缺乏对公允价值应用的有效监管。所以,在危机背景下,各国应加强对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但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缺乏一个完整的公允价值概念框架,监管人员无法熟练掌握它的确认、计量、报告和披露,再加上监管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使得监管工作问题频出;而且我国市场经济并不发达,公允价值的应用受到限制、对其进行估计时相关市场参数又很难获得,使监管工作难上加难。本文利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结合美国的相关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监管措施,希望能对我国公允价值的监管工作有些借鉴意义。本文共有五个章节。第一章是引言,主要内容包括文章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对这一特殊监管问题的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基本构架。第二章在论述了公允价值和会计监管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的基础上介绍了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的涵义及特征,并对其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第三章首先介绍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目前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现状,然后指出了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可能存在以下问题:缺乏监管依据、监管范围模糊、监管成本高、监管面临高风险等;接下来经过深刻地分析,认为这一特殊的监管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完善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公允价值会计监管法律法规及相关准则不够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公允价值存在估计性以及公允价值监管技术水平低等。第四章通过学习美国SEC和FASB对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认为可借鉴的经验包括:不断完善我国的市场环境、加快公允价值应用指南的制定、加强部门间的合作以提高监管效率、增加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第五章针对前面提出的问题及分析出来的原因,在借鉴美国经验基础上,总结出完善我国公允价值应用的会计监管的一些措施:第一,完善法律和准则规定;第二,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第三,提高公允价值监管技术;第四,加强辅助监管主体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