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腹泻性贝类毒素(diarrhetic shellfish poisoning,DSP)主要包括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OA)及其天然衍生物鳍藻毒素(dinophysistoxins,DTXs),大环聚醚内酯蛤毒素(pectenotoxins,PTXs)及其衍生物。鳍藻(Dinophysis)是腹泻性贝类毒素的主要产毒藻种,是世界广布种,我国沿海也有分布,但在自然海域鳍藻数量一般状况下很少。虽然现今我国尚未有DSP中毒事件的报道,但沿海贝类感染DSP的情况严重,有关部门需要引起重视。本文选取大连近海海域分离的一株鳍藻,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其形态学信息进行描述,采取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其序列信息;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MS)对其产毒状况及毒素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与美国株鳍藻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产毒的对比分析。从形态学分析上看,大连近海鳍藻细胞个体中等大小,长约53.8±2.0μm,宽约39.3±2.1μm,外形卵圆形,后体部宽大,细胞表面有很多网眼结构;美国鳍藻细胞呈椭圆形,长约37.3±2.1μm,宽约24.8±2.1μm,下壳部渐尖,结合二者分子生物学分析结果,鉴定大连近海鳍藻为倒卵形鳍藻(D.fortii),美国鳍藻为渐尖鳍藻复合种(Dinophysis acuminata complex)。通过温度对大连近海倒卵形鳍藻生长影响的试验及LC-MS毒素分析,在8℃条件下其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在22℃条件下生长率达到最大;检测得到其毒素组分为OA、DTX1和PTX2,OA的平均含量为10.38~35.58 pg/cell,DTX1的平均含量为8.49~43.56 pg/cell,PTX2的平均含量为91.18~171.16 pg/cell,低温条件下(8℃)倒卵形鳍藻产生OA、DTX1和PTX2的含量显著高于相对较高的两个温度(15℃和22℃)条件下的产毒量,并且在各温度条件下,PTX2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毒素。倒卵形鳍藻细胞的生长对毒素的产生具有关键作用,其单位细胞各毒素组分含量随细胞密度的降低而升高。分别比较大连近海倒卵形鳍藻和美国渐尖鳍藻在三组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变化、产毒种类和含量变化。大连近海倒卵形鳍藻和美国渐尖鳍藻分别在22℃和15℃达到各自最大生长率;两种鳍藻的毒素组成相同,且大连近海倒卵形鳍藻各组分毒素含量均高于美国渐尖鳍藻。倒卵形鳍藻在8℃条件下各组分毒素含量明显上升,22℃条件下美国渐尖鳍藻OA、DTX1毒素含量显著升高。综上所述,大连近海海域倒卵形鳍藻可以产生OA、DTX1和PTX2毒素。温度能够影响大连近海倒卵形鳍藻的生长及产毒,且不同种鳍藻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不同、产毒也存在差异。以上研究是国内首次对大连近海海域倒卵形鳍藻的生长及产毒研究,其结果可以为鳍藻的监测和毒素分析提供参考方法,也为有效降低鳍藻藻华带来的损失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