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返贫预警机制构建研究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_xiao_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灭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全国各地上下一心,集中优势力量,动员社会各界投入到脱贫攻坚中来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2013—2018年,经过5年的奋力奋战,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将近1亿人的规模减少到不足1700万人,每年的脱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全国的832个贫困县已有436个脱贫摘帽。到2019年底,全国还未实现脱贫摘帽的县只剩下52个贫困县,全国95%的贫困县已实现脱贫。然而,在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脱贫成色欠佳、返贫现象普遍发生等现实问题。其中,返贫现象的发生,已经成为阻碍我国扶贫开发事业提质增效的一道障碍,严重制约了我国全面迈进小康社会的历史步伐。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返贫现象的发生,建立符合实际的返贫预警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已经成为当前需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围绕延边州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返贫问题进行探讨。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延边州按照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减贫成效显著。至2019年底,延边州5个贫困县中已有龙井市、和龙市、图们市脱贫摘帽,汪清县、安图县已完成贫困退出各项工作,将于2020年接受省级验收,延边州30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累计脱贫8万余人。在取得减贫成效的同时,延边州脱贫攻坚工作也存在着返贫的现象。这些返贫现象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特别是与边疆地区的固有的特点相结合,延边州的返贫问题呈现出地区性、被动性、民族性等特征。造成返贫问题的重要原因有边境贫困地区基础薄弱,空心化老龄化严重;贫困县市财力支撑不强;贫困户老弱病残比例高,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项目同质化现象突出等。因此,本文基于延边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从信息、组织、贫困主体、长效措施等多方面构建返贫预警机制,以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其他文献
"市民体"是适应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老百姓对新闻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新闻文体.它与传统的"新华体"有不同的传播领域和文体特征.从内容上看,它有市井化、全息化、从深化、人性化
唐代中央设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大司法机构,大理寺为名义上的最高审判机构.全国的疑难案件、重要案件,除三大法司协同审理外,还要受到行政权的影响,尤其是皇权的影响和控
不能离开实践来谈论辩证法,把辩证法建立在实践基础上是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避免现有体系中的问题的必由之路.
高校、科研院所向中小企业进行技术转移,是技术资源合理配置的必然结果,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为提高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高压快速转换开关应运而生,而现有故障检测技术大多需要数个毫秒的时间,对高压快速转换开关而言略为缓慢。提出将小波变换应用于高压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其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发展
由于风电场出力的实际值通常在预测值附近随机波动,所以在潮流计算时还应考虑风电场出力的随机性。针对风电场通过VSC-HVDC并网的情形,为了使电网既能安全运行,又能实现经济
更新思路走葡萄种植之路1992年,李春旺积极响应村党支部的号召栽植了3亩“红地球”葡萄进行尝试。在县果品中心技术人员帮助和指导下,他边干边学,经过精心的管理,他的试验葡萄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