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是基于对瑞士外交丛书《外交风云》(Diplomatenleben)中两篇文章的试译而产生的一篇分析报告。之所以选择这本书里的文章作为翻译素材,是因为国内的德语外交和经济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而对于同为德语国家的瑞士(德语是其四种官方语言之一)研究成果却并不多,这也导致以德语为专业的学生们的兴趣点和留学选择主要在德国,对瑞士却不甚了解。因此,这本从多角度讲述瑞士外交政策变迁和外交事件的丛书引起了我的翻译兴趣。《外交风云》讲述了二战结束后瑞士外交家和政治家为维护自己所拥护的国内和国际阵线所做的外交和政治上的努力。此书共汇集60篇左右的文章,作者分别是重要事件的亲历者、政治家、历史学家和媒体人物等,以全方位的视角引导读者了解当时的外交局势和政治事实。我选择的两篇文章,一篇是《1945-1991年的外交政策》,在17页的篇幅内用客观的语言回顾了二战后到20世纪九十年代瑞士外交政策的确立和转变,阐述了“中立性原则”的由来和含义,个人认为对于中国读者来说会是很好的了解二战后瑞士外交政策和立场的入门科普文章;另一篇是国务委员弗兰茨·布兰卡特回忆式的告别讲话《欧洲政策的三十年变迁》,他的叙事方式极具个人风格,和第一篇文章风格迥异,形成鲜明对比。这两篇试译文章由于语言风格不同,遇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但翻译目的都是力图实现一种和原文最大程度上的对等。本文主体部分内容主要是梳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先把它们分门归类为四类:句子结构问题、个别重点词汇的翻译困难、背景知识、非德文语句的翻译,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类问题,因德语原文语言很多句子有书面语特征,比较复杂,从句较多而且有叠加现象。而中文语言结构相对凝练,简单。如何在准确传达原文含义的前提下,把这些德文句式译成较易懂的中文,而不显得过于晦涩冗长,对于译者来说一个挑战。文中利用具体例子详细分析中文翻译的句子结构和原文的区别,以及探讨何种翻译最能保证文章的可读性。利用对等理论(奈达的动态对等和科勒的对等理论)的重要原则作为指导来评价翻译。另外,本文也利用科勒关于文章体裁的见解,确定《外交风云》属于有部分专业术语的、适用于非专业人士阅读(但也对专业人士有帮助的)的非文学类文章。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在不同的语境情况下,不是所有的对等原则都可以同时实现。比如在句子结构问题上,为了让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句子含义,奈达的动态对等和科勒的语用对等是最优先考虑的参照原则:在背景知识方面,考虑到中国读者中许多人对欧洲外交环境了解得并不深入、对瑞士外交更知之甚少,所以需要进行一些适度的补充,让读者能跟得上作者的思路,这则是语用对等原则的体现。本文目的在于,通过翻译实践验证理论的实际意义,探讨如何翻译出符合原意又不拘泥于形式的、易于理解的文章,让读者通过阅读译文能较准确地了解原文的内涵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