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5G、互联网科技等高新技术的发展,近些年对信息技术企业来说是自身转型与升级的黄金时期。企业通过并购发展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并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规模扩张,还能迅速获取前沿技术和优质资源,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地位。而如何选择支付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在并购时选择何种支付方式可以在中长期绩效方面对我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影响差异上颇有意义。本文将理论结合实证,在支付方式对不同时期的绩效影响上对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在分析机理的同时,对并购中支付方式差异导致企业绩效结果,和企业性质、股权集中度、企业并购次数等与支付方式一起共同对绩效产生影响的机理分析;接着,以筛选的2006-2015年期间发生的802起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利用长期事件研究法与因子分析分别度量出信息技术企业中长期的市场绩效与经营绩效;随后又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法来验证支付方式对信息技术企业并购中长期绩效的影响。通过两种不同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第一,信息技术企业采取支付方式单一,采用股票支付时对经营绩效和财务绩效影响较好;第二,当第一大股东股权过高时,信息技术企业采取股票支付的并购绩效越差,但当前十大股东持股与支付方式的共同影响时,此股票支付的并购绩效有所提高;第三,并购时的支付方式选择不同对并购中长期绩效有异质性,并购频率较低的企业采取现金支付并购绩效更优,高频企业选择支付方式没有显著差异;民营企业在采用股权支付方式的情况下收益率会高于国有企业,在一段时间内企业的中长期市场绩效与10年内的并购频率成正相关。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在企业与政府的角度提出建议。对企业来说,应考虑自身并购频率,谨慎使用现金支付;考虑股东股权情况,合理使用股票支付;考虑企业产权属性,适当选择股票支付;抓住并购时机,制定相应配套的措施。国家层面上加强监管,促进双方信息透明化,保证各方在并购互动中有法可依;推进支付创新,实现多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