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植物表型是植物基因型和复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植物形态、营养元素含量、植物色素含量等参数。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催化剂,是植物表型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植物体叶绿素含量不仅可以反映其光合作用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生长状态,体现其营养元素的缺失状况。在过去关于果树生长的研究中,对叶绿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生长阶段或单一树种的水平上,难以满足针对不同树种和不同生长周期的叶绿素含量评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表型是植物基因型和复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植物形态、营养元素含量、植物色素含量等参数。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催化剂,是植物表型研究中的重要分支。植物体叶绿素含量不仅可以反映其光合作用能力,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物生长状态,体现其营养元素的缺失状况。在过去关于果树生长的研究中,对叶绿素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生长阶段或单一树种的水平上,难以满足针对不同树种和不同生长周期的叶绿素含量评估,因此,开展多生长阶段和多树种的叶绿素含量无损监测研究对评价果树生长状态和建立施肥灌溉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苹果树和梨树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测定SPAD值作为相对叶绿素含量,结合多种图像处理技术和数学建模方法,进行了果树不同尺度和不同树种的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深入探讨了由不同特征变量构建的模型在预测精度上的差异,为果树生长监测和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苹果树和梨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光谱成像技术获取叶片光谱图像,采用无人机搭载多光谱相机的方法获取果树冠层图像。针对由Parrot Sequoia传感器拍摄的叶片光谱图像畸变问题,采用了基于相机自身参数和空间转换原理的方法进行几何校正,其校正效果优于传统棋盘格标定方法的校正效果;在叶片图像处理中,采用基于图像配准和阈值分割结合的叶片区域提取方法,有效解决了不同波段光谱图像在空间上的位置差异问题和不同波段图像中叶片区域与背景区域的分割问题;在冠层图像处理中,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地图和数字表面模型(DSM)结合的纯冠层区域提取方法,将冠层图像中的纯冠层像素和裸土、阴影、杂草等混杂像素进行了有效分离。(2)基于单一树种叶片尺度进行了果树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以植被指数、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作为不同变量类别建立了 SPAD值监测模型,探索单变量回归、多变量线性回归和多变量非线性回归方法在建模中的稳定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基于 GNDVI(Gree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的单变量模型表现了稳定的预测能力,在苹果树和梨树叶片研究中分别得到R2值为0.600和0.587;对不同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线性模型表现了较强的稳定性和相当的预测能力,在非线性模型中,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具有比支持向量回归(SVR)和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更强的稳定性;对不同自变量类别的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将纹理特征作为自变量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模型的预测能力,但模型优化效果并不明显。(3)基于单一树种冠层尺度进行了果树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依据纹理特征与冠层SPAD值的相关性建立了苹果树冠层纹理指数(NTI-AC)和梨树冠层纹理指数(NTI-PC),并将其与植被指数结合建立了双变量回归模型,在苹果树研究中GNDVI与NTI-AC结合的最佳模型结果为R2=0.550,在梨树研究中GRVI与NTI-PC结合的最佳模型结果为R2=0.675,与基于植被指数的单变量模型相比分别提升了 7.4%和37.8%。在多变量模型中,相比其他自变量类别,基于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结合的模型具有较高预测能力,其中GPR模型在苹果树研究中得到R2=0.788,RRMSE=10.1 1%,Ridge模型在梨树研究中得到R2=0.739,RRMSE=11.90%。可见,纹理特征可以反映果树在不同生长期的覆盖度、冠层结构等信息,在冠层尺度叶绿素含量的监测研究中具有重要贡献。(4)基于混合树种不同尺度进行了果树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探索了具有不同树种适应性的SPAD估测模型。基于植被指数GNDVI的单变量模型在混合树种叶片SPAD值的监测研究中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针对冠层尺度单一树种验证集的表现均不理想,预测精度较低。将基于光谱特征的模型与加入纹理特征后的模型相比较,在不同尺度研究中,纹理特征的加入均明显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从回归方法来看,GPR回归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应用于单一树种的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5)研发了果树叶绿素含量监测系统平台,实现了图像处理与监测结果的可视化,促进了果树叶绿素含量监测模型的应用与推广,为果树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有机电极材料具有丰富的可设计性、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是一种绿色电极材料。有机钠离子电极材料中一般都含有储能官能团和共轭芳香结构。然而,有机钠离子电极材料的储能官能团类别并不丰富,限制了有机电极材料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类新的有机储能材料——有机醇盐,其活性分子中不含有共轭芳香结构,为有机钠离子电极材料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思路。首先,本文以叔丁醇钠为示例,对有机醇盐电极材料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在电化学实验
本文探究了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1843)取食刺激诱导赤霞珠葡萄Vitis vinifera L.’Cabernet Sauvignon’防御反应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防御机制。通过观察研究绿盲蝽刺吸为害、物理机械损伤诱导与赤霞珠葡萄防御互作中的表观响应,明确了绿盲蝽不同虫龄、不同密度、不同时间取食刺激下赤霞珠葡萄的防御反应变化规律。依据绿盲蝽不同取食时间刺激下赤
植物开花是最重要的生物学现象之一,深入认识开花机理,对于改进植物快速育种技术、改进品种培育策略、优化种植模式和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的开花调控起始于受精,结束于下一次受精。其中,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是植物走向开花发育的核心环节。整个过程需要感应外界的光照、温度等环境刺激,并经过复杂的基因调控以及信号传导,最终导致开花。这是一个发育遗传研究的热点领域,已有大量的文献报道,
欧美杨107杨(Populus×euramericana cv.’74/76’)(简称107杨)是杨属黑杨派中优良无性系品种,广泛栽种于华北和黄淮等区域,是河北省栽植面积最大的杨树品种。自1984年引入中国后,已无性繁殖推广30多年,107杨在各地生长及形态性状均表现出一定差异。作为单一基因型无性系品种,影响107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在长期的无性繁殖中是否出现表观遗传学变异?明确这些问题对于1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中重点强调了 NO2气体等空气污染物的危害性。NO2气体不仅可以直接损害人体健康,引发酸雨及光化学烟雾,还可以通过化学转化产生二次污染物PM2.5。因此,监测NO2气体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电阻型半导体NO2气敏传感器以其较低的成本、较长的使用寿命、超高的灵敏度及器件尺寸的微型化等方面的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这种传统的气敏传感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一般需
N2O是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农田是大气N2O的重要排放源。作物根区作为根系-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最剧烈的微环境区域,不但是养分和水分从土壤进入植物系统的必经之路,也是农田土壤N2O产生的热点区域,在农田N2O排放中所占份额不容忽视。但是,由于研究方法所限,目前作物根区微域N2O排放的原位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以华北太行山前平原高产农田夏玉米为研究对象,以定量夏玉米根区-非根区土壤N2O排放、评估其
近年来,在新兴智能感知技术的推动下,具有智能化、分布化和信息化的多传感器网络化系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多传感器网络化系统的数据处理中,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处理技术已不适应于实时数据处理的要求。由于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具有可靠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和快速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目标跟踪、环境监测、智慧农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然而,在多传感器网络化系统中存在着有限传感器电能、噪声干扰、数据通信时滞和丢失、观测衰减
大豆与根瘤菌共生固氮可为其提供一生所需氮素23~65%,挖掘结瘤固氮相关基因并明确其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对高固氮新种质创制及新品种培育意义重大。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大豆不同发育时期根瘤蛋白质组,筛选结瘤固氮相关基因,采用qRT-PCR、启动子GUS染色和原位杂交等技术分析基因时空表达;利用超表达、RNAi技术研究基因功能,通过CRISPR/Cas9技术构建转基因大豆突变体,明确基因在结瘤固氮中
山楂(Crataegusspp)原产中国,蔷薇科山楂属,兼具药食两用。河北省是我国山楂主产区,山楂资源丰富,其果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酚、多糖、黄酮、有机酸等,其中原花青素是山楂中含量较高的活性物质之一。由于原花青素组成复杂、消化特征不甚清晰,使得其作用机制难以明确。另外,原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已被公认,但有关调控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报道较少,而脂代谢紊乱导致的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寄主、环境和病原微生物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进化的命运共同体。其中,病原菌的生存离不开寄主,其生存和繁殖受到环境和寄主的双重影响,互作过程极为复杂。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是一种侵染玉米造成危害的重要子囊菌。病菌通过产生特殊的细胞结构--附着胞,利用膨压和物理机械力穿透寄主植物表皮,完成其侵染过程,影响玉米产量。虽然有关其侵染过程和方式研究较多,但是寄主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