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高脂血症(HL)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模型;观察伴或不伴HL状态的ANP大鼠的肠道免疫功能改变以及肠黏膜谷氨酰胺(Gln)代谢的改变,探讨肠黏膜Gln代谢的改变与伴高脂血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HL+ANP)大鼠及ANP大鼠肠道免疫功能下降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了解ANP时肠道免疫功能损伤可能的机制及高脂血症加重ANP关于肠道免疫功能方面的机制。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L组,ANP组, HL+ANP组。具体方法:首先随机分为2组(N=20),分别用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主要成分为87.8%基础饲料+10%猪油+2%胆固醇+0.2%胆酸钠)喂养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4周后两组内再随机分为两组(n=10),采用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作大鼠ANP模型,另外一对照组逆行胰胆管注射生理盐水。建立ANP模型24小时后处死动物,取材并观察胰腺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淀粉酶(AMS)、甘油三脂(TG)水平,鲎试剂法检测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小肠黏膜组织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肠黏膜组织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分光光度计法方法测定肠道Gln摄取率、肠黏膜Gln含量、谷氨酰胺酶(GA)活力。结果: HL组血清TG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NP组较对照组血AMS明显升高(P﹤0.01),胰腺组织出现出血及坏死等病理改变,血内毒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小肠黏膜组织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sIgA含量、肠道Gln摄取率、肠黏膜Gln含量、GA活力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0.05);HL+ANP组较ANP组胰腺坏死更为明显(P﹤0.05),血清TG值明显升高(P﹤0.01),血内毒素水平显著增高(P﹤0.01),小肠黏膜组织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sIgA含量、肠道Gln摄取率、肠黏膜Gln含量、GA活力显著降低(P﹤0.01~P﹤0.05)。结论:高脂食料喂养4周可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结合逆行胰胆管注射3.5%牛磺胆酸钠溶液可成功建立伴高脂血症大鼠ANP模型;ANP早期即出现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肠黏膜Gln代谢改变可能在这一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脂血症可加重ANP大鼠肠道免疫功能受损,而肠黏膜Gln代谢改变可能是高脂血症加重ANP肠道免疫功能受损的机制之一。